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的生鮮電商規模較去年近翻倍,高速增長伴隨著大量玩家的涌現。然而,市場競爭是殘酷的,在生鮮電商迅即增長的同時無數玩家倒下,而打造冷鏈物流無疑是各家平臺的首要任務。不同的生鮮電商模式都在探尋合適的鋪設冷鏈物流的路子,日后,生鮮電商將進入重資產投入后的廝殺,競爭將更加激烈。
2017-12-2814:32
來源: 冷凍食品網 發布者:編輯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的生鮮電商規模較去年近翻倍,高速增長伴隨著大量玩家的涌現。然而,市場競爭是殘酷的,在生鮮電商迅即增長的同時無數玩家倒下,而打造冷鏈物流無疑是各家平臺的首要任務。不同的生鮮電商模式都在探尋合適的鋪設冷鏈物流的路子,日后,生鮮電商將進入重資產投入后的廝殺,競爭將更加激烈。
曾經只能吃到已經“凍僵”海鮮的人,現在可以大快朵頤、品嘗來自全國和世界各地的生鮮美食。這得益于個人努力后的消費升級,更得益于生鮮電商的迅速發展和近年來冷鏈技術水平的完善和提升。
生鮮冷鏈企業,通過以產地直銷為主,縮短中間環節,來讓產品信息更加透明化,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消費者的購買需求。近年來投身生鮮電商浪潮的不乏行業巨頭,但更多的是創業公司。而市場規模的擴大發展,必然緊跟著殘酷的優勝劣汰。
01
從遍地開花到兩極分化
2012年至2015年間,是生鮮電商領域創業公司的蓬勃發展期。資本助力下,相關企業的融資新聞層出不窮且融資規模不斷增長,從百萬級別一直到上億級別。
但是,行業表面繁榮并不代表都是贏家。據統計,2015年全國4000多家生鮮電商企業中,只有1%實現了盈利,7%巨虧,88%略虧,4%持平。這意味著95%的生鮮電商企業處于燒錢狀態。2015年下半年,以A股股災為導火索創投領域迎來了“資本寒冬”。只有少數幾個公司持續獲得融資,絕大多數企業都難以為繼。僅2016年,就有十幾家企業出現在生鮮電商“死亡名單”上,其中包括美味七七、青年菜君等此前的明星項目。目前,這份名單上的企業數量還在不斷增加。
不過,也并非所有的生鮮電商企業都處境堪憂。根據品途商業評論的研究數據顯示,生鮮電商領域目前已經形成“兩超多強”的競爭格局。“兩超”分別是阿里系和京東系,“多強”則是中糧我買網、本來生活、愛鮮蜂、每日優鮮等。
生鮮電商最終變成了互聯網巨頭之間的競爭。除了易果生鮮和天天果園分屬于阿里系和京東系外,騰訊連續多輪投資每日優鮮、百度持股中糧我買網,美團點評也投資了愛鮮蜂。生鮮電商的優勝劣汰已基本完成,冷鏈物流的配送服務成為新戰場。
02
頭部玩家運營模式各有不同
每日優鮮COO孫原認為目前的生鮮電商可分為三類,分別是以天貓、京東為代表的B2C平臺;以愛鮮蜂、京東到家為代表的連接線下業態的O2O平臺;還有就是類似每日優鮮的自營極速達平臺。
在傳統的電商領域,阿里和京東已經構建完成自己的商業模式,并擁有了其他平臺難以企及的用戶流量。
在傳統物流服務中,京東和天貓提供的當日達和次日達服務已經是最快的配送時效。這雖然已能滿足那些對時效性并不急迫的消費者,但如果從社區型業態的要求來看,這還遠遠不夠。正因如此,O2O服務才得以發展。
京東生鮮事業部果蔬采銷部的總經理張偉告訴鳳凰科技,京東生鮮自營的配送時效可以做到211限時達,而旗下京東到家提供的O2O服務可以實現1小時達。京東到家通過連接社區周邊的線下門店,向消費者提供生鮮及超市產品的配送服務。
此前,京東與沃爾瑪的深度合作、入股永輝超市等布局,為京東到家提供了諸多優質的入駐商家。截至目前,沃爾瑪和京東到家的合作已覆蓋全國18個主要城市,共計134家門店。
同樣開始線下布局的還有阿里。天貓生鮮負責人無齡告訴鳳凰科技,他們也在通過自營的方式去探索一些新零售的改造和提升,比如通過便利店或前置倉的模式來實現1小時達。
實際上,阿里此前推出的盒馬鮮生,便可以看做是一個大型的“前置倉”,它為周邊3-5公里的消費者提供30分鐘送達的服務。但是,盒馬鮮生的單店投資成本實在是太大,目前還很難做到大規模的復制。
03
“前置倉”背后的重資產策略
每日優鮮是“前置倉+極速達”模式最早實踐者。以北京為例,截止目前已經擁有200多個前置倉,平均每2.2平方公里有一個倉。前置倉通俗來說,就是以前冷庫在城市郊區,現在則搬到了用戶家門口。這樣一來,前置倉的覆蓋半徑在3公里左右,配送速度得到了保證。
這也成為眾多生鮮電商紛紛開始進行布局的一種模式。如果說B2C模式能保證商品的“好”,而O2O模式能做到配送的“快”,那“前置倉”的模式便能夠將“好”與“快”進行結合。
天貓目前在北京和上海已經分別部署了30多個前置倉進行探索,等運營更加成熟以后,會迅速規模化。但大家紛紛看好的“前置倉”其實并沒想象的那么容易。因為冷鏈物流和傳統物流的倉儲設施差異很大,對于生鮮電商來說,幾乎等同于再造一套物流體系。也正是因此,冷鏈物流的建設變成了目前生鮮電商領域發展的一大痛點。
京東目前要做大生鮮品類,也是在不斷完善冷鏈網。截至今年5月31日,京東生鮮在全國建立了11個生鮮冷庫,并支持全國近300個城市的自營配送。而根據2017Q2財報,截至6月30日,京東物流整體運營有335個大型倉庫,總面積約710萬平米。
阿里參與投資的安鮮達在全國11個地區則擁有12個冷鏈物流基地,全國訂單的日處理能力為20萬單。
做冷鏈物流是一個極重的資產投入,能否堅持下來取決于企業的決心和戰略。2015年底,每日優鮮開始布局前置倉,2016年期間,也曾出現過多家做前置倉的公司。
“當時的一些企業本身已經擁有一套物流體系,再做前置倉這件事情,相當于從0到1再來一遍,這需要很大的決心以及額外投入很多資源。”孫原說,“可在當時的環境下,幾乎沒有公司愿意把戰略中心全部進行轉移,最多是拿出部分資源進行嘗試。“
04
各方盈利新憧憬
目前來看打造冷鏈物流已經成為各家平臺的首要任務。 對于所有企業而言,盈利的目標都是一致的,只不過實現的路徑有所不同。
今年8月份,易果生鮮再次獲得阿里的3億美元投資。這些資金將主要用于旗下安鮮達的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和擴張。
京東是自營物流的擁簇者,盡管前期的投入成本之巨大,但如今財報上的盈利數字,已經證明了這條道路的正確性及可行性。所以,在冷鏈物流的打造上,京東或許會比任何企業都有信心。
每日生鮮的孫原透露了更為精準的衡量指標:前置倉日訂單超過100單,就可以實現正現金流;200單就可以微利;300單就達到了健康的現金流。據其介紹,北京地區每個前置倉的日訂單數量,都遠超這些數字。對于每日優鮮而言,它就是通過深耕已覆蓋城市的同時,一批一批開發新城市,逐漸擴大市場規模。目前,每日優鮮已經布局了13個城市,今年底,大概會做到20個左右。
批量開發新城市市場是創業型公司的玩法,而對于天貓、京東這樣的成熟平臺來講,他們的目標是全國市場。所以,他們或將從冷鏈物流的骨干網絡做起,逐步提升全國的配送服務。
生鮮電商的優勝劣汰已經基本完成,但剩下的玩家競爭將更加激烈,因為這將是一場重資產投入后的廝殺。
本文整理自鳳凰科技、智慧物流產業分會、中國食品機械設備網,圖片來自于網絡
30000+
三萬家凍品經銷商5000+
五千家凍品上下游企業10億+
交易額1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