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速凍食品行業,餛飩稱得上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品類。它同水餃湯圓一樣,歷史悠久、消費群體廣泛,但卻始終不溫不火,沒有比較突出的全國性品牌,也沒有體量特別大的企業。
不過最近幾年,餛飩市場發生了一些變化。一方面,經銷商紛紛找工廠代工餛飩,將其作為重要的利潤產品;另一方面,吉祥、如意、千里香等餛飩連鎖餐飲品牌發展迅速,向全國拓展。
那么,餛飩品類的前景到底如何呢?對廣大中小速凍食品企業而言,它值得做嗎?
2017-12-2814:32
來源: 冷凍食品網 發布者:編輯在速凍食品行業,餛飩稱得上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品類。它同水餃湯圓一樣,歷史悠久、消費群體廣泛,但卻始終不溫不火,沒有比較突出的全國性品牌,也沒有體量特別大的企業。
不過最近幾年,餛飩市場發生了一些變化。一方面,經銷商紛紛找工廠代工餛飩,將其作為重要的利潤產品;另一方面,吉祥、如意、千里香等餛飩連鎖餐飲品牌發展迅速,向全國拓展。
那么,餛飩品類的前景到底如何呢?對廣大中小速凍食品企業而言,它值得做嗎?
01
丨關注丨
經銷商紛紛貼牌生產餛飩
李剛(化名)是一名華東地區的速凍食品經銷商。大約兩年前,一次他與幾個朋友一起吃飯,其中一位說自己手頭有個不錯的餛飩配方。李剛一直賣餛飩,渠道是現成的,便買下配方去找工廠做代工,貼牌生產餛飩。
定價權在自己手中,李剛操作起來也更加靈活,如今貼牌餛飩的年銷售額已經做到700多萬元,絲毫不比代理品牌差,而且利潤空間更大。目前李剛正在考慮買地建廠,親自抓生產,他覺得餛飩是個很有潛力的產品。
李剛進一步解釋說,華東地區的消費者有吃餛飩的飲食習慣,銷售體量能做大;另外,相對于已經發展較成熟的水餃湯圓,餛飩還沒有形成真正的強勢品牌,這正是做貼牌產品的理想條件。
在同一個城市,凍品經銷商老王(化名)做貼牌餛飩的時間更久,有十多年了。作為資深凍品經銷商,老王的商貿公司年銷售額一度接近億元,但事實是“盤子雖大,利潤卻沒增長多少”。老王時常擔憂,自己辛苦做起來的市場,說不定什么時候就被廠家進一步分掉甚至拿走了。
老王選擇做貼牌的產品不少,餛飩是主要的品項,如今他貼牌的餛飩在業內已小有名氣,一年能銷售500多萬元。老王曾說過,就年銷售額而言,如果貼牌產品做到一千萬元,比代理產品做到一個億的利潤都高一截,而且盤子小,自己也輕松許多。
為啥貼牌餛飩的利潤會比代理餛飩的高呢?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分析:“許多經銷商在主力賣場之外,對二三線市場如便利店,采用的是買斷經營模式,貼牌產品主要就在這些渠道銷售。大企業的餛飩售價一般為每斤十幾元,而貼牌餛飩最低能賣到每斤七八元,利潤空間大得多。”
02
丨調查丨
龍頭企業參戰,餐飲連鎖拓店迅猛
餛飩,起源于中國北方,是一道民間傳統面食,用薄面皮包肉餡兒,下鍋煮熟,食用時一般帶湯。歷經一千多年,餛飩演變為各地特色小吃——江浙等地稱為餛飩,廣東稱云吞,福建稱扁食,四川稱抄手……
名目繁多的另一個側面或許是,餛飩的食用群體雖廣,但各地口味差異也大。“餛飩現在根本沒有大品牌。”一位不愿具名的速凍米面企業負責人說。
“以前蘇阿姨的餛飩做得比較好,后來企業出了一些問題,沒有走向全國?,F在三全、思念和灣仔碼頭這三個速凍米面龍頭企業都在做餛飩,而且幾乎占據了一線城市的所有KA渠道。”該負責人分析,這三家龍頭企業的餛飩并不算最知名,但綜合實力強,品牌知名度高,而且鋪貨都是集團軍作戰,優勢明顯。
“其實很多地區都有一些小有名氣的餛飩品牌,但它們在賣場賣不了多少,費用太高,也沒那么多精力去維護。”該負責人說。
廠家在賣場較量,爭的是在消費者心目中的知名度。而在餐飲渠道,連鎖加盟模式對餛飩市場的壯大,起到了助推作用。
“過去,餛飩在江南是主食,在北方則是點心。這幾年,北方市場發展得很不錯,餛飩店越開越多,餛飩作為主食正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接受。”吳軍曾在蘇州市蘇阿姨食品有限公司負責銷售工作,對餛飩品類比較了解。他分析,諸如吉祥餛飩、如意餛飩、福建千里香餛飩,以及北方的一些餛飩連鎖餐飲品牌,近幾年拓店速度都比較快。
“只要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同餛飩是主食,體量肯定還會有很大提升。”吳軍認為,較之過去,如今的餛飩市場已經壯大了很多。
03
丨探析丨
中小食企究竟該不該上馬餛飩?
餛飩市場在逐步壯大,對廣大中小速凍食企來說,做餛飩前景如何呢?
劉子同(化名)曾供職多家速凍米面企業,如今自己做生產,他并不看好餛飩的前景。“近幾年松川雷博、索拉泰克研發的餛飩設備很不錯,比人工快一倍左右,而且能殘皮還原,餛飩皮的質量有了很大提高。換句話說,中小企業想在手工上拼優勢很難。”
“從產品本身來講,幾個龍頭企業主做的12.5~13.8克中型餛飩,皮餡比例合理,口味也較大眾化,很容易鋪貨。”劉子同說,“中小企業想走差異化路子其實不容易。做小餛飩的話,貨值低,費人工;做大餛飩,一是速凍難度大,二是難煮熟,三是品質差了容易破皮。”
“更關鍵的是,餛飩的質量在下降。”劉子同說,“很多中小企業在品牌上沒優勢,就從成本上做文章。以前,餛飩售價是一萬多元一噸,現在幾千元一噸的都有了。”他很擔心,長此以往,市場很快就被做爛了。
與劉子同的悲觀不同,漯河三麥食品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劉國禮很看好中小企業做餛飩。
劉國禮曾任三全食品技術部經理,還在上海吉祥餛飩做過技術總監,輔導過大連里實真餐飲、石家莊匯好餐飲等公司。他分析,如今的速凍米面行業,湯圓水餃的工藝已非常成熟,實現了機械化。而餛飩不一樣。由于各地消費者對餛飩的口感偏好不同,不能一個口味賣全國,而中小食企多為區域性企業,餛飩是它們的一個理想切入點。
“餛飩的市場容量其實不亞于餃子,而且市場空白點很多。中小企業把這個產品做好了,對企業發展是一大助力。”劉國禮說。
作為技術人員,劉國禮表示,工業化生產餛飩技術難度還是比較高的。“尤其是蝦仁餛飩、小黃魚餛飩、臘肉餛飩、蛤蜊餛飩等雙餡或三餡餛飩,目前無法機器包制,因為有整顆的蝦仁、黃魚塊、臘肉塊、蛤蜊與餛飩餡一道包進單只餛飩中,而餛飩機只能做糊狀餡料。”
“餛飩在我國有上千年歷史,餡料有大肉餡、菜肉餡、海鮮餡、牛羊肉餡等等,僅海鮮餡就可做出十幾種口味,將一兩款做成自己的特色,就能成為優勢。”劉國禮說,“即便是常規口味,餃子餡中菜含量高、水分高,餛飩餡中肉含量高、水分少,處理起來也要區別對待。”
劉國禮介紹,較之水餃,餛飩需要配湯,湯料也有許多講究;餛飩對皮子的要求比餃子高,面粉質量等級也相應高一些。
吳軍建議,中小食企在豐富產品口味的同時,可嘗試做一些即食產品,與便利店業態結合起來。“現在缺乏個性化餛飩產品,中小企業還是有很多機會的。”
《冷凍食品》雜志
記者:劉圣蓉
30000+
三萬家凍品經銷商5000+
五千家凍品上下游企業10億+
交易額1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