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814:32
來源: 冷凍食品網 發布者:編輯近日,有網友在社交媒體匿名發帖稱,一名美團外賣送餐員在送餐途中私自打開顧客飯菜,吃了兩口又吐在餐盒內,隨后竟還正常派送,該事件被報道后引發社會廣泛關注。針對該事件,美團外賣相關負責人10月26日做出回應稱,涉事配送員已被辭退。
視頻一出,眾人嘩然,外賣食品安全問題又被推到了輿論風口。外賣作為一個新興行業,如果從業者缺乏職業素養,行業缺少監控監管,健康與安全就是奢談。那么,該如何保障從餐廳廚房到顧客餐桌之間的食品安全?又該如何進一步規范和引導發展迅猛的外賣行業?
提升外賣品質 細化管理規范
近年來,圍繞外賣平臺的種種問題屢被曝光,加盟企業食品安全問題、送餐員素質良莠不齊、企業惡性競爭等不斷侵蝕著這個新興行業。以美團外賣為例,近4個月以來就出現配送分箱問題、外賣小哥進后廚炒菜等高熱度話題,高頻率的負面曝光不僅對美團外賣謀求行業領軍地位造成阻礙,也讓整個外賣行業的發展蒙上陰影。
外賣平臺目前處于外部競爭激烈,內部缺乏統一規范的階段。燒錢大戰、即時配送大戰等引發的爭議不少,若外賣平臺只是在補貼、送餐時間上“針鋒相對”,缺乏大局意識下的精細化管理和企業文化打造,忽視送餐員隊伍建設、餐品品質的細節規范,則很難樹立企業良好品牌形象,獲得持續長久的發展。
針對此次“外賣送餐員偷吃又吐回”事件,人民網輿情監測中心開展了一項調查。數據顯示,44%的網民指責外賣配送員行為“毫無職業道德”。25%的網民認為該事件并非個案,并紛紛吐槽自己所遇到的各類外賣問題,涉及食品安全、外賣員素質等多方面。18%的網民則聯想到過去美團外賣配送員發生過的斗毆、報復顧客、違反交通等問題,質疑外賣團隊管理存在不少缺陷。也有部分網民(10%)為外賣行業建言獻策,細化至外賣的包裝、外賣配送員的管理等,如提出在外賣盒之外貼上封條或裹上保鮮膜,建立黑名單禁止有過惡劣行徑的人進入餐飲行業等。
對于該事件,美團方面稱已辭退該涉事配送員,美團外賣相關負責人已向用戶致歉并取得了諒解。即便這起事件得到解決,但是其引發出的問題仍亟須引起重視。
嚴管配送環節 加強自我約束
吃上放心可口的外賣,兩個環節務必可靠,一是食品制作環節,二是食品配送環節。不難發現,隨著食品安全監管措施的趨嚴,外賣餐飲企業的后廚干凈起來。但是,對于配送環節,盡管今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了《外賣配送服務規范》(下稱《規范》),但是嚴規之下,一些缺德的送餐員仍有生存空間,一些不良之舉還有賴于“監控頭”的發現。
專家表示,外賣配送安全就不能只依賴送餐員的自我良心約束。其一,外賣配送機構須加強審核,比如,根據《外賣配送服務規范》要求,配送人員宜年滿18周歲,且應對配送人員進行身份審核。當然,相應的職業素養培訓也不能缺失,包括配送安全、配送服務流程及技巧、配送異常處理等,從而規范配送員的行為規范,這是基礎性工作。
其二,監管部門不應遺忘外賣配送這一環節。比如,《上海市食品安全條例》規定,從事餐飲配送服務的,如配送膳食的箱包未予專用,或者未定期清潔、消毒,又或者不符合保證食品安全所需的溫度等特殊要求的,監管部門可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可責令停產停業,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可吊銷許可證。
再者,外賣平臺應切實履行好責任。送餐員、配送箱、餐具及包裝這3個環節,如管控不嚴,就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風險。所以,無論是食品衛生監管部門還是網絡訂餐平臺企業,都應切實承擔起衛生監管的責任。多一些技術防范,通過使用餐品包裝封簽、鎖定行為軌跡等方法,以規避配送環節出現的不良現象。
填補行業空白 實施有效監管
《規范》從外賣、外賣配送、餐品、配送箱的定義,到服務機構、流程要求,再到異常情況處理等,建立了外賣配送服務全過程標準,被稱為我國首部外賣服務規范,及時滿足了我國外賣配送行業的規則需求,填補空白。
雖然《規范》對外賣配送服務行業的發展促進作用明顯,卻存在一些爭議。外賣配送涉及的食品流通、運輸環節時間短,但就運輸本身而言發生食品安全的風險較低,立法規范的動力、正當性不足。由于該環節占時太短,且服務本身對時間要求較高,因此由國家制定標準并監管,不但成本高,而且難以實現有效監管。
同時,由于《規范》僅是一種行業公約,不具備法律層面的剛性約束力和強制力,因而難免有人認為其“軟”“弱”。此外,《規范》有避重就輕之嫌。它新意不足,規定的配送箱標準化、配送員服務規范化等在當前已得到了廣泛接受和落實,對解決目前配送過程中的重點問題意義不大。
專家認為,《規范》應建立顧客與商戶、消費者與外賣平臺之間的糾紛解決機制,比如超出一定時段的補償機制,食品毀損時的補償機制等;建立配送人員權益保障機制以及針對性的、以配送人員權益優先的投訴處理機制;打破配送企業背后的支付渠道壁壘等;還應當拓展規范范圍,以便調整、規范線下食品加工環節、調整規范商戶加盟平臺環節等。
事實上,多數外賣問題并非第一次出現,“外賣送餐員偷吃菜品又吐回”事件不過是外賣平臺眾多問題的一個縮影。
對于從餐廳廚房到顧客餐桌中重要的配送一環出現的法律“真空地帶”,快遞物流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坦言,從整個行業來看,目前許多環節確實處于“無序”狀態,但是要堵住配送一環的漏洞不是沒有辦法。首先,可以給外賣“加封條”,成本低、效果好。盡管不能保證每一個人操守都是屬于這個規范的,但是要制定一些相關規范來預防或者防止這些行為現象不斷發生,把它降低到最低程度。徐勇建議,在每份外賣最外面包裝加鎖,當有他人打開時就會發現,鎖破損了,顧客可以拒簽。第二,建立外賣行業的征信平臺,防患于未然。我國快遞物流行業已經建立了“快遞征信平臺”,外賣公司如果加入平臺,可以把有不良行為的快遞員列入黑名單,不再征用。建立征信平臺以后,送餐員不良行為或將大大降低。
倒逼式的改善是以公眾利益的損害作為代價的,面對外賣垃圾圍城、送餐員素質良莠不齊等普遍性行業問題,外賣平臺的被動應對在不斷消耗著公眾耐心。類似事件背后,外賣平臺人員招聘和管理規范、外賣衛生品控、企業文化建設等都需要加強。畢竟,外賣不僅事關食客的口福,更牽涉著食用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唯有多方位做好防范措施、強化監管,才能實現產業安全、有序發展,讓消費者真正放心。
(中國食品報記者付敖蕾綜合整理自中經網 民主與法制時報)
30000+
三萬家凍品經銷商5000+
五千家凍品上下游企業10億+
交易額1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