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814:32
來源: 冷凍食品網 發布者:編輯過去的餐飲店,一般開一個就能“活”一個。現在競爭激烈,餐飲業變成了“開關”行業,餐廳外排著長隊也可能不賺錢。外部環境在變,消費者在變,餐飲企業不得不變。正如業內預言,未來五年內,創新將成為餐飲企業的新常態,除了商品本身的創新之外,營銷、體驗和服務也要相應革新。
11月1日,首屆中原餐飲博覽會在河南省濟源市召開,在下午舉辦的高峰論壇上,多名餐飲人分享了觀點和做法,從中或可窺見餐飲行業當下的發展機遇和未來發展方向。本報記者 底真真/文
【現狀】店鋪數位列餐飲業第一,客單價增幅大
今年4月份,餐飲老板內參聯合美團點評發布了《2017中國餐飲報告》(簡稱“報告”)。在這份報告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小吃簡快餐。從店鋪數量上看,到2016年底,美團點評收錄商家450萬家,其中近160萬家都是小吃簡快餐店,占比35%,門店數量排第一,可謂餐飲業當前的最大賽道。
在餐飲老板內參總編輯助理劉曉紅看來,小吃簡快餐的大眾特性明顯,多數具有歷史悠久、南北通吃、高頻剛需的特點。“我們可能一日三餐都吃面條、米線,但不可能頓頓吃大餐、慢餐。而且規模化小吃(連鎖)的滲透性特別強。”
云海肴創始人趙晗對此也深有體會。他曾提到,假如在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開正餐類餐廳,可能開50家就開不動了。“云海肴在北京各個商場都開了店,該開的地方都開完了,還想開怎么辦?”只能再換一個品類。云海肴后來做了一個米線品牌“刀小蠻”。
據了解,正餐的輻射范圍為3~5公里,而一個小吃店幾百米的輻射范圍就能撐起來。因為單品類的小吃更容易垂直滲透,屬高頻剛需,下沉得更深。
報告顯示,從營業額看,小吃簡快餐只占餐飲總盤子的8%,這和它排第一的門店數并不匹配,但從客單價看,小吃簡快餐從2012年到2016年累計增長49%,遠高于火鍋、西餐、地方菜、燒烤等品類,極具成長潛力。
劉曉紅認為,小吃簡快餐這幾個指標如此不均衡,恰恰說明了它是活躍度最高的一個品類。同時她也指出,小吃簡快餐領域有品類無品牌,還處在低客單價區間,競爭偏低水平、同質化,不過這也正是未來中國餐飲洗牌的理由,是餐飲人的機會所在。
【機遇】外賣市場大爆發
劉曉紅將當前的餐飲經營模式歸為兩類,一是以外賣、簡快餐為核心的產品模式,一是以社交、休閑為核心的體驗模式。在大眾餐飲這個大市場中,一個規模化的餐飲企業應該包含堂食、外賣和流通食品三塊業務。
從基本衡量指標上看:堂食的輻射范圍是一公里,外賣通常是三公里;堂食的營業時間為中午12點到下午2點,晚上6點到8點,只有4個小時,但是外賣可以提前下單,從中午11點到晚上都有人點外賣,這就變相拉長營業時段,也變相擴充了流量;流通食品也是對流量和空間的擴充,是一種增量。
報告顯示,每周吃3~5頓外賣的人已經占到34%。劉曉紅預計,這個數據還會直線上升,“中國外賣的線上化率非常高,目前在60%~70%,預計三年內會達到90%”。
“外賣絕不是堂食的補充,而是成本的重構。”劉曉紅介紹說,傳統餐飲的利潤率在5%~10%之間,而外賣模式由于節省人工、房租等成本,利潤率可達35%左右。美團點評副總裁王莆中曾預計,到2020年,餐飲在線外賣達到7000億元,占餐飲總量14%。2016年,這組數字分別是1300億元和4%。
劉曉紅提出,外賣市場正在大爆發,以單品爆款為特征的簡快餐是這個市場的主力軍。她舉例說,一家年營收30億元的餐飲品牌,去年的凈利潤僅有幾千萬元,但增加外賣業務后,年度凈利潤預計將超過5個億。由此她認為,外賣正在深刻改變中國餐飲業,外賣能力將被95%的餐廳納入通用能力模塊。
【謀變】從定位、產品、體驗和營銷維度創新
“風口”來了,能不能飛起來卻要憑個人本事。在瞬息萬變的時代,企業如何守正創新,成為餐飲人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找到品牌中的“1”
阿五美食創始人樊勝武認為,當下,堅守和創新同樣重要。“做餐飲要不忘初心,始終如一。干什么就是干什么,不能看見兔子抓兔子,看見羊抓羊。”
秉承“產品主義”的巴奴創始人杜中兵對此十分認同。“開餐館做餐飲,你的初衷是什么?產品是我們選擇的路子。就像媽媽蒸的包子很好吃,你想把包子分享給別人,便有了事業。產品變成了一切的開始,具有排他性,關系到品牌經營層面。”
巴奴從產品排他性出發,提出了“毛肚火鍋”的概念,從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阿五也在2015年更名為“黃河大鯉魚”。
“一個人問你很多遍‘你是干啥的’,你就失敗了。”樊勝武說,“餐飲企業要找到自己的‘1’。之前阿五美食的名字很寬泛——‘美食’指的是什么美食?阿五是做豫菜的,哪個豫菜好?黃河大鯉魚。”
阿利茄汁面也在不斷優化一碗濟源刀削面,去掉“番茄炒蛋”的“蛋”,“番茄汁做的面就叫茄汁面吧!”阿利茄汁面創始人盧廣利無形中開辟了餐飲市場的藍海。
●產品升級
阿五黃河大鯉魚好吃,但如果天天吃也會吃膩。產品需要不斷變化、升級。樊勝武介紹,阿五黃河大鯉魚這道菜先后經歷了五次調整,涉及炸多久、油溫多高、配料用什么、食材怎樣升級等。
“姐弟倆”土豆粉創始人宋寶民說,受2012年“國八條”的影響,簡快餐品牌自2014年快速增多,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姐弟倆”因此開始轉型,最近提出要做健康安全無明礬的土豆粉。
“食材好,食才好”,成為餐飲人的共識。上童關時尚西北菜兼紫蘇融合餐廳創始人張翀對這句“名言”又做了補充:“好食材之后還沒完,還要有好認知和好出品。”他舉例說,成都辣椒有增香、增紅、增辣的不同功效,用來潑油、潑面、拌菜的秦椒也都不一樣。
在張翀看來,好品質還得有好創意。比如,紫蘇餐廳用果仁伴菠菜,菠菜“立”在中間,加點炒好的雞蛋皮兒調色;再如,夏季是吃茭白的時節,炒制后在頂端加幾顆蟹籽兒,好看又好吃。
從用餐動機出發,曼玉創始人林紅濤將消費者的各種需求依次排序為:可信賴、穩定性、好吃、親切、效率。創新帶來的新鮮感是競爭力的一部分,每一項進步都同樣重要。
但林紅濤也表示,創新能提高餐廳的附加值,但它不是核心競爭力。“顧客需要的不是更多的新品,而是更好的產品。”
●體驗升級
而更好的產品是為了更好的顧客體驗。
把消費者認為丑的不銹鋼茶壺換成藍色瓷質茶壺,請設計師設計出更符合餐廳氣質的工裝……這些小小的進步,都被林紅濤稱為創新。
他說:創新的本意并非特立獨行,更不是驚世駭俗;創新對我們來說,是實實在在的進步,為此可以打破行業慣例,但并不打算顛覆什么,更不是為了展現才華。衡量創新的標準只有一個——能否帶來更好的顧客體驗。
這也是芙蓉巷創始人吳少輝如今的追求。他的初心是“把成都美食帶到河南”,最初的定位是快餐小吃。“以前,快餐小吃店追求至高座位數和翻臺率,顧客吃得快,但體驗感差。”吳少輝說,芙蓉巷新店則是按正餐風格裝修和擺盤的,增強體驗感,并把200平方米店鋪的座位數由原來的100個,減少到了70~80個。
●營銷升級
2015年,紫蘇餐廳推出“夏”主題菜單,主推的冰淇淋系列產品很快成為爆款;2016年,其又更新菜單主題為“遇見夏天”,推出抹茶千層,亦非常火爆。張翀介紹,這樣的產品可以保證從打印機出單到上菜,不超過10秒鐘。正是正餐快餐化的表現之一。
注重情感的表達,在菜單上做文章,把主題都設計到菜單上,紫蘇餐廳不是第一次這樣做。
2014年開業的紫蘇餐廳堅持到第6個月才開始盈利,為此設計了《當幸福來敲門》電影主題的菜單。接下來,該餐廳又推出了《速度與激情7》《007幽靈黨》《變形金剛》等電影主題的菜單,其中的《007幽靈黨》菜單跨界整合資源,給雙方都做足了宣傳。
當年,紫蘇餐廳與需要引流的大眾點評和丹尼斯七天地合作,免費從大眾點評方面拿到了3000張《007幽靈黨》電影票,送給到店就餐的顧客,一時讓紫蘇餐廳人潮如織。
前段時間,紫蘇餐廳又推出了時令性“蟹蟹你”快閃菜單,推了20多天大閘蟹,收效也不錯。
中國食品報·冷凍產業周刊
30000+
三萬家凍品經銷商5000+
五千家凍品上下游企業10億+
交易額1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