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017:23
來源: 冷凍食品網 發布者:冷凍食品/蔡春秋長久以來,中國人民“重豬肉、輕牛羊”的飲食結構,造就了中國肉類市場“豬肉獨寵”的現象。全世界約一半的豬,都被中國人吃掉了。
然而,近年來,中國消費者對豬肉的熱情似乎在減退。根據新華網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在由豬、牛、羊三類構成的肉類市場中,豬肉的消費量占比已經從1991年的90.8%下降到2017年的80.9%。而且,這一數據還將繼續下降。此消彼長之下,牛肉的消費量有了不少的提升。
從上圖可以看出,在豬肉消費下降的同時,牛羊肉的消費正在崛起。尤其是牛肉方面,從4.79%增至11.91%,占據了豬肉消費分流的絕大部分。
背后的原因也很容易理解,一是消費水平的提高,二是健康意識的覺醒。改革開放所取得的經濟成就世界矚目,中國從吃不飽飯到吃成“普遍三高”,人們的健康理念已經開始覺醒。牛羊肉作為一種高蛋白低脂肪肉類,在肉類消費居于金字塔更頂部位置,市場也隨著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而逐漸擴大。
特別是在熱議消費升級的當下,牛肉市場未來的增長空間巨大。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是全球第三大牛肉消費國,僅次于美國、巴西。但是中國居民牛肉消費不足世界平均水平一半,遠低于歐美發達國家及部分東亞國家。2016年中國牛肉人均消費5.6千克,僅為日本的58%,美國的15.6%。
終端消費市場被看好的未來,究竟有著什么樣的機遇呢?
進口牛肉迎來春天
近幾年,歐美等發達國家的牛肉消費量平穩下行,巴西、中國、印度、巴基斯坦等發展中國家牛肉消費量逐步上升。
由于國內供需缺口始終存在,中國的牛肉進口依賴越來越大。各國為了打開中國牛肉市場,希望中國政府開放牛肉進口市場。目前,中國牛肉來源國主要是澳大利亞、巴西、烏拉圭等國家。
從海關總署的數據來看,2014—2016年,國內凍牛肉及冷鮮牛肉進口規模持續增加。2016年,中國共進口凍牛肉57.3萬噸,進口冷鮮牛肉6832噸。相較于727萬噸消費量而言,進口牛肉對戰國內牛肉需求量的比例還相對較低。
進口牛肉快速發展,除了冷凍、冷鮮,進口活牛也越來越多。據2015年6月17日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澳大利亞政府自由貿易協定》顯示,中國計劃每年從澳大利亞進口100萬頭活牛,10%的肉牛關稅也將在4年內逐步取消。
當然,在進口之外,走私牛肉也越發猖獗,占據市場流通量的份額接近20%。2015年國內牛肉市場的流通量約為900萬噸,其中700萬噸來自國內供給,47萬噸來自合法進口,剩余的153萬噸屬于來路不明的走私牛肉,占據流通量的接近20%。巨大的利潤空間是走私牛肉猖獗的根本驅動力。
國內牛肉品牌消費崛起
中國的牛肉消費市場,品牌幾乎還是一片空白。未來五年,將是牛肉品牌占位的關鍵時期。
隨著80、90逐漸成為社會中堅,新一代消費者的崛起,對品牌的認知比重將會上升。牛肉市場的品牌化時代也將到來。比如:
? 龍頭企業格局顯現。以科爾沁、伊賽、恒都等為代表的國內龍頭企業地位更加穩固,在品牌、資本、資源、渠道上也更加有優勢。大企業與大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會更加激烈。
? 品類更加細分。除了冷凍、冷鮮、熟食、預制菜肴等傳統產品,休閑制品、料理制品的產品將會更加豐富。產業的深加工將會帶來更多的附加值。比如,牛仔骨、牛仔粒、松板肉、脆口條、水煮牛柳等生制肉品,牛腱、牛臉醬鹵類產品和培根、牛排西式產品。
? 區域性品牌優勢。牛肉和農產品一樣,擁有多年傳承的優良品種和眾多知名區域品牌。如秦川牛、魯西牛、新疆牛肉等。企業可以考慮專攻某一區域性品牌。
? 小眾專屬品牌。隨著個性化消費到來,一些小眾專屬品牌有著固定的粉絲,企業可以考慮與服務業結合,定向服務于某個群體和圈子。
西式牛肉餐飲方式流行
餐飲消費是牛肉消費的主渠道,餐飲潮流決定了未來牛肉需求的發展方向。由于牛肉消費習慣更多的是源自于西方文化以及西餐的普及,因此我們認為,西餐將成為國內牛肉消費的主要渠道。
國內牛肉超過60%是在餐飲渠道消費,家庭消費占比只有35%。牛肉消費量的增長更多的是來自于餐飲消費,過去5年,火鍋等中餐牛肉的火爆帶動了行業需求的增長。隨著中產階級的崛起以及西式文化影響下的90后逐漸成為消費主力,我們認為,牛肉消費升級的下一個方向在于西式餐飲文化的普及,即西式牛肉餐飲方式的流行。
而西餐牛肉市場是有明確的牛肉品質等級分類的。標準有兩條:
一是基于部位定等級。不同部位的牛肉品質有明確的烹飪定位,如眼肉、上腦、菲力等,高端部位肉具備顯著的品質溢價。
二是以雪花作為的級別劃分標準。例如,日本和牛是公認的品質最好的牛肉,呈大理石花紋,又稱為雪花肉,由于日本和牛的飼養對飼料和品質要求非常嚴格,其肌肉脂肪中飽和脂肪酸含量很低,肉用價值很高,是非常珍貴的優質肉牛品種資源。日本和牛從高到低共分為5個等級:A5、A4、A3、A2、A1,只有達到A4、A5以上級別的才能標
有“和牛”標示,A3以上級別牛肉味可顯現大理石狀分布,A5級別是最頂級的和牛,最適合用于做刺身。
而國內牛種傳統上以役用為主,在肉用品種的研發培育方面與國際還有很大差距。因此,國內肉牛企業大部分以養殖西門塔爾或本土黃牛為主,在中餐市場占據了很大市場份額,但與中高端西餐市場仍有一定距離。
海外并購持續升溫
隨著國際貿易政策的持續開放,特別是中新自貿協定和中澳自貿協定的正式生效和實施,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中國牛羊肉加工企業已經不僅僅滿足于單純的貿易進口,海外并購持續升溫。
另一方面,國內生產成本上升、行業競爭加劇,國內有實力的肉企紛紛開始布局海外市場,通過海外并購獲得海外優質低價的原材料、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提升企業競爭力。而對于中國有實力的牛羊肉加工企業來說,更看重的是國外資源和國內市場的對接。但同時也需要關注跨境并購活動的政策風險。
30000+
三萬家凍品經銷商5000+
五千家凍品上下游企業10億+
交易額1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