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814:44
來源: 冷凍食品網 發布者:姚冰冰食品企業生產的菜角產品規格大,多集中在60~120g,且包制多依靠手工,產能較低。隨著菜角市場逐步成熟,產量持續增加,食品企業對相關生產設備的需求日益迫切。
8月,河南一家機械企業的大菜角機上市,產能每小時5000~6000個,助力菜角生產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冷食傳媒記者 | 姚冰冰
??? 1 ???
| 難點 |
面點粘、餡料散、產品誤差大
提起菜角設備,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菜角能否與形狀相似的水餃共用成型設備?這一猜想最終被菜角生產廠家和設備廠家否定。
據某菜角生產企業負責人介紹,目前市場上的水餃機最多生產28g左右的產品,很難達到更大規格。“菜角和水餃不只是規格大小的區別,制作工藝上也有很多差異。水餃皮采用的是生面,而菜角面皮是燙面;水餃吃水量最多50%,菜角吃水量則高達70%。”
河南這家機械企業的負責人介紹,公司最初的設想是對水餃機進行改良,通過更換成型模具來生產菜角,但發現幾個難點:
一是燙面粘性太大,容易粘連設備;
二是菜角以素餡為主,顆粒大、容易散,包合過程難控制;
三是克重大的菜角誤差也大。
其實行業內有一些針對生面菜角的設備,但成型原理是擠壓、灌腸,容易破壞面皮組織結構,且生產出來的菜角面皮偏厚,餡料較少,口感比較差。最重要的是,生面做成的菜角面皮不筋道,一碰就爛。
市面上有一些小菜角成型設備,最大能做到50g左右,“產品越小越好包”。目前,50g以上的菜角還停留在手工包制,不僅外觀不統一、質量不穩定,生產效率也低。企業要增加產能只能依靠“人海戰術”。
加人、加班,這不僅增加了生產成本,也不能滿足日漸成熟的菜角市場,所以食品企業對相關生產設備的需求十分迫切。
??? 2 ???
| 創新 |
大菜角機誕生,適用50~120g規格
在此背景下,大菜角機應市而生。該機械企業的負責人介紹,此前,公司主要生產食品企業特殊需求的設備及模具。近年來,食品廠家對菜角設備的需求逐漸旺盛,于是一年多前他們開始研究菜角機。
對于菜角機械化生產難點,該企業進行了針對性解決。首先,針對燙面工藝,聯合上游原輔料廠家,在不改變工藝要求的前提下,增加燙面的筋度和保水性,改變設備的制皮設計,使面皮不粘機器。
“在制皮工藝的改進中,我們添加了少量食用油,使得菜角的表皮更光滑平整,油炸后色澤更好,煎食也能保持良好口感。”負責人透露。
菜角餡料多為素餡,規格大,餡料顆粒多容易散,克重誤差較大,這也是菜角機研發的一大難點。
“皮是穩定的,大顆粒餡料的密度不一樣,重量就不一樣,很難控制誤差。以韭菜粉條雞蛋餡的菜角為例,在出餡料的過程中,可能會把韭菜、粉條夾破,或者邊上粘上菜。遇到這種情況,手工包的可以把餡料往邊上撥一下,但機器連續化生產則不能,這是必須解決的問題。”上述負責人說。
一般來說,目前市場上成熟水餃設備生產20g產品的誤差是0.2g左右,以此類推,80g菜角的誤差按道理應該控制在0.8g上下。但實驗初期,他們發現80g的菜角誤差甚至達到7~8g,遠遠不能滿足工廠標準化的需求。為此,該企業開發了專門的定量裝餡系統,把誤差控制在2g左右。
設備原理方面,該企業采用輥軋制皮,厚薄可調,注餡同步,再利用合模模具定型制出單個產品,適用于50~120g菜角。
??? 3 ???
| 優勢 |
產能5000-6000個/小時,滿足企業需求
目前,這家企業研發的大菜角機已通過河南一家菜角生產廠家的試機,下一步將正式推向市場,解決菜角生產難上量的問題。
企業負責人介紹,50個熟練工人一天能包5噸左右的菜角,而一臺菜角機每小時可生產5000~6000個菜角。配合現有成熟的和面機組成生產線,一條線加上擺盤只需要8個人,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據悉,機械生產的菜角最明顯的特點是,長度統一、外觀穩定。此外,相較于手工制作的菜角,機械化產品還有面皮光滑、不露餡等優勢。
負責人表示,無論是機器還是手工,包制菜角時都怕粘,需要大量面粉附著在面皮上。“手工補粉多,表面不光滑,炸制時面粉也容易掉到油鍋里,造成混油;機制時補粉少,因此比手工制作的菜角皮要光滑,也不存在炸制時混油的問題。”
另外,由于長時間重復勞動,工人手工包制時常出現捏合不緊、露餡的現象。而燙面易粘的特性,加上機器制作的雙重保險可以很好解決這一弊端,生產出來的菜角標準化程度也高。
“我們做了充分調查,產品規格上可滿足絕大多數企業的需求。”該負責人表示,速凍菜角雖然有三四年的生產歷史,但行業龍頭企業還沒有涉足,主要原因就是人工成本太高。菜角設備一旦普及,會給行業帶來質的變化,他期待越來越多大廠家看到菜角的潛力,以機械化助力菜角市場壯大。
注:文中配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
30000+
三萬家凍品經銷商5000+
五千家凍品上下游企業10億+
交易額1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