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216:56
來源: 冷凍食品網 發布者:呂翠平外賣作為近幾年火熱的餐飲形態,受到眾多速凍食品企業的關注。
繼速凍燜面嫁接外賣后,河北某速凍企業將速凍水餃也“搬”上了這個渠道。通過開設品牌外賣店,該企業開創了速凍水餃的售賣新形式。其負責人堅信,按照當前的發展,該企業將不僅僅是一個速凍品牌,還可能成長為知名的外賣餐飲品牌。
搭上外賣,速凍水餃日銷上千元
一兩名店員,三四張桌子,五六平方米的面積,這就是河北這家企業打造的外賣店。別看店面不大,貢獻卻一點也不小。“業績好時,一天上千元營業額是不成問題的。”該企業負責人王先生說。
談到這個新模式,他有些興奮:“2015年,百度外賣等平臺開始瘋狂砸錢,培養消費者的外賣習慣。我們當時就意識到了其中的機會,但究竟該怎么抓住卻不清楚。”
那時,山東一個經銷商的做法給了啟發。這個經銷商做凍品的時間不長,為了拉動銷量,他與其他人合開了幾家水餃外賣店。這些店與外賣平臺合作,專門賣該企業生產的速凍水餃,銷量相當不錯。
該企業考察這個模式后,認為很可行,就和經銷商商議著合作的事情。企業負責水餃外賣店的開店和運營管理工作,經銷商則負責配送產品,并及時接收反饋信息,雙方共同探索,使速凍水餃在外賣這條路上走得更穩。
統一化、定制化,打造外賣品牌
決定做外賣店后,這家企業提前進行了規劃,統一店面名稱、招牌和裝修風格等。據了解,這些店采用米白色作為主色調,門頭上有著醒目的大字“××水餃”(該企業水餃品牌名),這種設置一方面體現了品牌,另一方面突出了產品,便于消費者記憶。
除此之外,各店面產品的價格基本上也保持統一,一份水餃價格在15~20元。“統一售價是為了避免像流通渠道那樣,出現自家產品大打價格戰的情況。”王先生說,穩定的價格體系,是對市場和消費者負責的表現。“價格戰損害的是企業形象。部分店面為了降低價格,可能會以次充好,影響消費者體驗和廠家品牌形象,因此我們需要把控價格體系。”
為了打造出一個真正的外賣品牌,該企業還定制了餐具、紙巾等。“成本可能會高一點,但很值得。”王先生評價道。
他分析,線上消費和線下消費很不一樣。在線下門店,消費者可以直接享受到餐飲店的服務,有一個體驗評價;但是線上渠道的消費者,則不能直接感受到這種服務。因此,線上渠道的運營商更要在細節方面做足功夫。他舉例稱,三只松鼠等互聯網食品品牌,能迅速獲得認可的原因就在這兒,如三只松鼠贈送的開殼器、垃圾袋、濕巾等,會讓消費者覺得非常貼心,消費體驗更好,很多實體店就沒有這些東西。
考慮到吃水餃時很多人喜歡蘸醋和辣椒,所以這家企業又定制了小碟子,用來放醋和辣椒。小碟子可以密封,即使外賣騎手在配送過程中偶有顛簸,蘸料也不會灑出來。
開店有規律,輻射3~5公里
由于以外賣為主,堂食為輔,這些店不僅面積較小,就連位置也選在不顯眼的地方。
“地理位置越好租金越高。外賣店不需要大量的流動人口來拉動銷量,所以沒必要為高昂的租金買單。”王先生認為,租金是壓垮餐飲店的“三座大山”之一,將店選在位置一般的地方,反而有利于存活。為了挖掘更多潛在客戶,店面最好選在辦公樓或小區附近。
通過兩年的實戰,這家企業逐漸總結出一些開店規律。在一個區域內,店面數量既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一個店面的輻射范圍,就是周邊三到五公里。”王先生表示,這個結論是他們綜合多方面因素得出的,如一個區域內的潛在消費者數量、單店烹飪速度以及外賣騎手配送范圍。“店面太密集,消費人口不足,就很難維持一個店面的運營;店面太少,又會增加配送時間,影響消費體驗。”
廠家統一組織活動,應對競爭
王先生介紹,兩三年前,他們公司剛開始嘗試時,山東地區做這一模式的還不多。但是自2016年以來,當地出現了多家企業,競爭漸趨激烈。他坦言,為了應對競爭,公司會聽取店面運營人員的意見,參加外賣平臺的“滿減”等活動,有時還會針對性地主動開展促銷。
“我們組織活動的流程是這樣的:店面運營伙伴發現強勁的競爭對手后,反饋給公司,公司根據其建議,決定是否開展促銷活動。開展的話,要考慮對哪些店面、哪些產品,推出什么樣的活動。”王先生說,走這個流程是統籌考慮的結果,防止個別店私自參加活動,影響同區域內其他店的生意。
表面上看,這個模式只是把速凍水餃從生變熟,從線下搬到了線上,但已經在外賣渠道做了兩年的王先生則感慨:“完全不是那么簡單的事兒。”
他分析,從生到熟的過程中,服務對象變成了一個個消費者,他們的需求非常多樣化。需要認真思考如何用簡單的十幾款產品,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在山東多個市場基本飽和的情況下,今年該企業開始在石家莊等地嘗試復制“山東模式”。王先生堅信,按照當前的發展,未來公司將不僅僅是個速凍食品品牌,還會成長為知名的外賣餐飲品牌。
丨后記丨
在速凍產品與外賣的結合上,上述這家企業是記者接觸的第二家速凍食品生產企業。
此前,記者曾報道過一個經銷商,他將速凍燜面搬到外賣上,在鄭州地區短時間內實現了迅速覆蓋。(相關閱讀:當速凍燜面遇上互聯網,(+∞)復制覆蓋全城!)但遺憾的是,一年后,由于競爭激烈等多方面原因,那幾家店已經不再營業了。
同為外賣店,這家企業的水餃店與那個經銷商的燜面店有很多相似之處:選址上,不傾向于地理位置最優;注重細節上的消費體驗,定制餐盒等。
不過,二者也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
水餃店是由廠家主導,經銷商配合完成的,其在全國市場的控制能力、產品議價能力等非常強勢。別人想開,必須先經過公司允許;而燜面店則是一個經銷商主導的,產品利潤空間相對較小,僅在一定范圍內實現了快速復制,這也是隨后其他地區出現類似店面的重要原因之一。
速凍燜面與外賣結合受阻后,這家企業的這種嘗試能否成功,還有待時間驗證。不過有一點或許需要欲嘗試的企業想明白,那就是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究竟是產品還是模式。
30000+
三萬家凍品經銷商5000+
五千家凍品上下游企業10億+
交易額1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