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715:51
來源: 冷凍食品網 發布者:編輯原本以為可以平平靜靜過年了,陡然間一則重磅新聞從天而降:當地時間1月15日,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在美國白宮正式簽署。至此,始自2018年3月開始的中美貿易摩擦,歷經20個月余的磕磕絆絆,時而劍拔弩張,時而山回路轉,終于達成了階段性的目標。
該協議中,針對肉類產業,特別設置了一整個章節,從“禽肉”、“牛肉”、“活種牛”、“豬肉”、“肉類、禽肉和加工肉類”、“肉類和禽肉電子信息系統”六個方面,進行了詳細論述。
那么,該協議對我國2020年的進口牛肉市場格局,會產生多大影響?
1
大處著眼
針對肉類產業,在本協議中特別設置了一整個章節的《食品與農產品貿易》中,細分成“禽肉”、“牛肉”、“活種牛”、“豬肉”、“肉類、禽肉和加工肉類”、“肉類和禽肉電子信息系統”等六個內容詳細論述,足見其重視程度。
并且在章節的最后附錄了“附件1:被認為不符合輸入中國的牛肉、豬肉和禽類產品”。
2
重點來了
當然,上述這些內容都還只是“前菜”,本協議中真正有重大影響的內容,主要是以下三點!
1、400億
協議約定未來兩年內,每年至少購買400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和相關產品。
而2017年,中國購買美國農產品總規模為240億美元,這意味著,在未來兩年中,中國將從美國新增進口320億美元的農產品,相當于年化80%左右的進口增速,如此巨大的缺口從哪來填補?
2、開源
前文提到,協議從6個維度梳理肉類產品,而這正是開源之處,用來完成上面400億的缺口:
A、開放準入工廠:針對禽肉,擴大禽肉準入工廠數量從172家至349家;同時針對全部肉類工廠,“每當美國向中國提供美國農業部食品安全檢驗局認可工廠的完整更新清單,中國應在收到后 20 個工作日內,在中國海關總署網站上公布清單,允許清單上所有工廠的產品輸入中國。”這意味著無條件開放所有美國農業部食品安全檢驗局認可的工廠,并持續補充更新。
B、進口范圍擴展:
C、瘦肉精開放:中國同意對含符合國際標準的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產品進行風險評估,該風險評估應以美國的可驗證數據和美國批準的萊克多巴胺使用條件為基礎。
3、系統合作,通關加速
2020年2月底前,開始使用基于美國農業部的FSIS電子自動化信息系統,以防止在口岸清關此類貨物造成的延誤。這意味著,美國的合格證書自動合格于中國,不可以延誤通關,以提升產品清關效率。
3
細節著手
針對牛肉和活牛的進口,我們再來細看一下:在雙方貿易爭端之前的2017年6月,雙方宣布美國牛肉時隔14年重回中國市場。彼時,中國只允許進口不含激素的可單獨追蹤的牛只。據MIG分析,美國可以滿足中國進口的牛只數量,只占到美國整體肉牛產量的2%-5%。
同時,由于標準較高,屬于特殊牛標準,造成生產、加工以及市場銷售的價格居高不下。并未達到市場對于美國牛肉成本優勢的預期。
△節選自MIG:《中國進口牛肉行業研究及信息分享報告》,2017.11
此次協議中針對牛肉及活牛進口標準的描述,將大大擴展中國進口美國牛肉的范圍,同時進一步降低養殖過程中的成本,使得美國大宗牛可以直接出口至中國市場,可以預想的結果是數量的攀升和價格的回調。
△數據來自:MIG行業大數據庫
最后,由于分級體系的不同,我們一起橫向梳理一下全球谷飼牛肉分級體系的對應關系:
來源:SK肉類研究所
30000+
三萬家凍品經銷商5000+
五千家凍品上下游企業10億+
交易額1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