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909:12
來源: 冷凍食品網 發布者:編輯2021全國兩會正在北京召開,中國抗擊疫情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保持正增長。新的一年,又是新的征程,兩會代表委員積極參與,建言獻策。尤其是冷鏈防疫備受關注。一起來看看代表委員們提了哪些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步步高集團董事長王填:落實進口冷鏈食品出倉即售,禁止一刀切
當前,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我國局部地區聚集性疫情和零星散發病例不斷出現,進口冷鏈食品檢測陽性時有發生,疫情常態化防控措施仍將是貫穿全年的重點工作。
全國人大代表、步步高集團董事長王填對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表示,匯總當前零售、餐飲連鎖經營企業和食品生產企業反映情況發現,消費恐慌心理持續蔓延,企業防疫成本不可預測攀升是影響穩定消費的桎梏,全國科學防疫一盤棋迫在眉睫。
第一, 限制人員流動的防控措施影響客流回暖。與2019年同期相比,主要城市中:超市,2020年5-12月的客流量始終沒有恢復至2019年的同期水平,平均客流下降20%-30%。餐飲,自2020年4、5月開始客流回暖,在南方6、7月份已基本達到2019年同期水平,全國9、10月份已超同期水平。但2020年入冬以來,受多地散發疫情影響,北方餐飲客流量迅速下降普超30%,全國餐飲節前旺季難旺再次成為商家的心結。購物中心是零售、餐飲、服務業在內的幾十個行業/業態聚集的消費生態圈,客流是所有商家的生命線。據統計2020年一季度客流同比恢復32%,二季度66%,三四季度數據雖還未發布,可預計第四季度應能達到95%以上。同樣受多地散發疫情影響,北京、東三省等地購物中心客流再次下滑30%-40%。
第二,商品呈陽性信息發布影響消費信心。盡管至今未發現消費者經采購、加工食品而感染新冠病毒的案例報道,但厄瓜多爾白蝦、天津奶油冰棍、黑龍江正大食品、山東省棗莊奶棗、石家莊車厘子等地食品檢測呈陽性的信息被廣泛報道。例如車厘子被曝呈陽性,結果連累全國車厘子、榴蓮、火龍果等進口水果大量滯銷。銷售影響最嚴重的是進口冷鏈食品。據華東地區某大型零售企業反映,上海整體冷凍產品市場下跌50%-60%,杭州、南京、蘇州等城市下跌60%-70%,蘇北、安徽等地下跌70%-80%。華中及東北地區更為嚴重,湖北所有凍品下降約80%。
第三,層層加碼的防疫監管措施影響成本不斷攀升。目前造成食品生產經營企業不可預測攀升的防疫成本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全國進口冷鏈食品“三證”不互認,重復檢測多。很多地方政府針對進口冷鏈食品從批批檢,上升到件件檢;從加工地到銷售地,再層層檢,罔顧“三證”效力,甩鍋“一刀切”禁售進口冷鏈食品。二是從業人員高頻次核酸檢測負擔重。多地疫情防控部門要求超市、餐廳門店從事冷鏈倉儲從業人員每周一次,甚至2-3天做一次核酸檢測,再加上部分商品核酸檢測,每月數萬元的額外費用讓企業不堪重負。三是閉店和商品下架難恢復。據某大型連鎖快餐企業反映,疫情影響造成其品牌下90家餐廳暫停營業,近450家餐廳禁止售賣進口產品。某大型連鎖超市企業反映,湖北麻城、黃崗,遼寧大連,河南洛陽、商丘、漯河、平頂山、林州、鶴壁及鄭州市機場、高鐵站,新疆,陜西西安、寶雞等地以不同方式不允許上架銷售進口冷鏈食品。
為此,王填建議,2021年是我國“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是推動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啟動之年。如何在疫情常態化環境中保障供給,穩定消費,促進生產是各方亟待破題的焦點。
第一,促進各地方以科學治理理念統籌防疫管理。從國家層面組織有關專家參與的“疫情常態化下穩消費促生產經驗交流會”,為各部委、省市領導提供了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前沿的治理成果和經驗,消除“物傳人”防控顧慮,切實平衡好防控與民生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第二,規范相關宣傳。在國家有關部門指導下,邀請專家和研究人員針對防疫進行持續性的全社會科普宣傳,倡導消費者堅持做好衛生清潔和必要防護,澄清認知誤區,呼吁民眾保持理性,無需恐慌或過度緊張。
第三,落實進口冷鏈食品出倉即售。由國家權威部門盡快發布針對食品生產經營領域科學防疫指南,采取效仿認證認可制度“一方審核,處處認可”的“三證”全國互認政策,禁止“一刀切”下架“三證”齊全的進口商品,加快促進商品流通效率和市場消費。
第四,科學界定從業人員及商品核酸檢測頻率和范圍。國家統一要求各地將從事食品生產、包裝、經營及冷鏈經營等行業的一線從業人員納入疫苗優先接種批次,盡快取消或免費低頻開展核酸檢測。通過大數據分析,科學界定須核酸檢測的進口冷鏈食品的定義和追溯范圍,將“進口原料國內加工的冷鏈食品”按國內食品管理,承擔或補貼企業支付的商品核酸檢測、消殺等費用。
第五,鼓勵第三方機構參與防疫社會共治。疫情常態化下的有效監管,不應僅靠政府,還要發揮行業組織的作用,以社會共治共同促進、監督相關企業嚴格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國家應鼓勵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應用高質量的國家標準、團體標準或更高要求的企業標準,采取第三方機構評價、認證的方式實現自我聲明,向消費者和監管部門透明供應鏈各個環節防疫措施落實情況,增進消費信任,增加信用信息。
全國政協委員、禧云國際董事長劉延云:應推動冷鏈食品核酸報告、消毒證明互認
“黨中央國務院發布的一系列關于進口冷鏈食品防疫防控要求,是利國利民的舉措,對保證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群眾安全,穩定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問題和困難。”全國政協委員、禧云國際創始人兼董事長劉延云在今年兩會建議中表示。
2020年10月16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發布了《冷鏈食品生產經營新冠病毒防控技術指南》和《冷鏈食品生產經營過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術指南》,要求對來自新冠肺炎疫情高風險地區(國家)的冷鏈食品原料和半成品進入企業或者入庫前,應當對其外包裝進行嚴格、有效消毒。
然而,目前大部分地方監管部門只認可當地檢測機構出具的核酸檢測報告和消毒證明。個別省份甚至在本省所轄內各地市之間的檢測報告、消毒證明也互相不認可。因各地監管部門對檢測報告互不認可而造成重復檢測,極大地延長流通環節所耗時間。頻繁多次、費時較長的重復檢測,一是造成餐廳斷貨;二是部分冷鏈食品原材料有效期較短,導致了食材因有效期到期而報廢,造成了食品浪費,餐飲企業承擔了較大的損失。
劉延云提出建議,
一是制定風險等級分級管理措施,對于核酸檢測報告、進口檢驗檢疫證明、消毒證明等資料齊全的進口冷鏈食品免除進入中轉監管倉,備案后即可直接運送到店。
二是建議跨地區互認消毒證明、檢測證明、檢測報告,減少流通環節所產生的不必要的時間和成本,厲行節約,防止食品浪費。
全國人大代表、千味央廚創始人李偉:建議龍頭企業探索新業態新模式
李偉提出,打造鄉村振興,必須依托產業的興旺,在鄉村振興過程中,需要出臺各類政策措施,促進農產品加工行業朝著綠色化、規模化、高附加值方向轉型升級,而食品豫軍里的龍頭企業,也應該發揮帶動作用,打造綠色的、高附加值的深加工。
“河南省的農產品加工已經從原來的低級加工階段,升級到了新層次,但我覺得還不夠。”李偉建議,河南省還應該追求從“國人廚房”到“世界餐桌”。
李偉表示,在鄉村振興的產業發展中,農產品加工行業一頭連著農業、農村和農民,一頭連著工業、城市和市民,是離“三農”最近、與百姓最親的產業。而且,行業覆蓋面廣、輻射帶動作用強。
李偉同時建議,農業部門要出臺相關政策,加大對農村農產品加工行業的支持力度,鼓勵人才、資金進入農產品加工領域。針對農產品加工創業項目,應出臺各類稅費減免和財政補助措施,激發產業經營主體的積極性。
支持現有的初級加工企業轉型升級,更新技術和設備,鼓勵綠色加工和高附加值的加工企業做強做大。發揮龍頭企業的帶頭作用,一方面鼓勵龍頭企業利用當地優勢資源,通過多種方式參與到了特色農產品的加工領域中來,另一方面鼓勵龍頭企業探索新的模式和業態,延長食品加工業的產業鏈和發展培育農產品加工業食品工業的新業態、新模式和新動能。
全國人大代表王士嶺:建立一體化物流體系助推經濟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王士嶺在發言時說,建議進一步加強全國冷鏈物流體系建設。我國食品消費總量和冷鏈物流產業的規模位居世界第一,近年來,冷鏈物流產業為國家的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也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的物資保障作用。但目前國內的冷鏈物流管理體系尚不夠健全,也不夠統一。
為此,王士嶺建議對全國冷鏈物流實行統一管理,通過引進大數據,打造管理平臺等措施,實行統一行政管理,突出做好市場監管、衛生監管、質量干預、產品追溯,努力推進冷鏈物流產業健康發展,確保人民群眾食品安全和生命健康安全。
↓↓↓(點擊下方圖片查看展會詳情)↓↓↓
30000+
三萬家凍品經銷商5000+
五千家凍品上下游企業10億+
交易額1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