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雨潤集團發布2017年半年報的前一天,民營企業500強名單公布。在這份名單上已經沒有了雨潤集團的名字。主營收入繼續大幅下滑,巨額債務要償還,多個訴訟官司纏身,現金即將斷供,大幅裁員,更無奈的是,集團的創始人、最大單一股東至今仍無消息。這個曾經的肉業巨頭似乎已經回天無力了。
隨著雨潤集團上半年業績的發布,曾經的肉制品巨頭再無南北之爭。近日,雨潤集團公布了2017年上半年年報,雨潤食品2017年上半年實現營收58.02億港元,較去年同期減少35.4%;凈利潤虧損5.52億港元,較去年同期減虧25.07%。
主業板塊全面下滑
雨潤集團的虧損從去年就開始了,根據公告顯示,去年收入下降17%,虧損金額高達23億。而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僅為58億港元,和雨潤歷史上的最高業績2011年的同期165億港元相比,僅為三分之一。
冷鮮肉、低溫肉、冷凍肉等主要業務板塊全面下滑。其中,冷鮮肉銷售額為港幣44.42億元,較2016年上半年港幣72.33億元減少38.6%;低溫肉制品的收益為港幣9.38億元,較2016年上半年港幣10.02億元減少6.3%;冷凍肉銷售額為港幣3.76億元,較2016年同期的7.08億元減少46.9%。
事實上,雨潤的業績已經處于連年下滑的泥潭中。翻閱近幾年的財報可以發現,2011年到2013年3年間,雨潤營收逐年縮水,分別為323.15億港元、267.82億港元、214.4億港元。而到了2016年,雨潤營收僅為137億港元,相比2011年幾近腰斬。
基于目前的經營狀況,雨潤在財報中表示,集團的持續經營能力可能存在重大的不確定性。公司董事已采取以下措施以減輕流動性壓力及改善財務水平:積極與銀行商討貸款重續;實施全面政策通過削減成本及資本支出以監控現金流量;積極采取措施提升收取應收款項的收款速度;尋找潛在策略性投資者及為若干非核心資產尋求買家。
債務壓頂,邊削成本邊賣資產
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巨額債務和訴訟官司纏身,讓雨潤在經營困境里不停掙扎。財報顯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雨潤的現金結余加上定期存款、質押存款以及受限制銀行存款共計約2.1億港元,較上年同期的3.5億港元減少39%。需要償還的貸款為71.5億港元,其中67.5億港元的貸款將在一年內到期。同時,多家銀行、建筑商及地方政府,已經對雨潤集團提起訴訟,以這種法律方式請求還款。
雖然雨潤方面表示上述貸款可以到期重新借貸,但去年就開始出現的貸款逾期問題仍未能得到全部解決。財報顯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雨潤共有約7億港元的貸款在報告期末仍未續貸或償還。
雨潤方面表示,一直在與相關銀行商討重續事宜,但需要過程和時間,目前已有部分貸款和銀行達成協議,將還款期延長至2017年下半年或之后,逾期貸款對公司業務運作沒有重大的影響。
為減輕財務壓力,雨潤也在試圖削減成本及資本支出。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雨潤的經營費用為港幣6.19億元,較去年同期的港幣7.62億元減少18.8%。雨潤表示,經營費用減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銷量下調導致運輸成本減少。
此外,為了減省開支,雨潤對部分崗位采取了進一步壓縮措施,因此工資及相關員工成本有所下調。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雨潤在國內和香港共聘用員工約1萬名,相比2016年12月31日約1.2萬名,半年間雨潤減少了約2000名員工。
雨潤還表示,在嚴格遵守控制投資成本的原則下,因為市場的變化及自身的業務狀況而嚴格地對擴張速度進行了調整。上游屠宰方面,雨潤截至2017年6月30日的產能為5515萬頭,比2016年12月31日的產能減少60萬頭。
即便如此,雨潤的財務困境也并未得到明顯緩解。雨潤不得不走上賣資產自救的道路。事實上,近年來,雨潤多次出售相關資產。2016年,雨潤曾以6671萬港元出售一家出售冷鮮肉及冷凍肉的全資子公司。目前雨潤方面仍在試圖出售其他非核心資產來減輕壓力,并且仍在尋找潛在的策略性投資者。
多元化發展埋隱患
雨潤集團的名聲多來自于雨潤食品,當初雨潤集團以食品行業起家,這么多年來,雨潤食品確實是雨潤集團的核心業務。但其實,雨潤集團還同時涉足地產、商業、旅游、金融等多個行業。
2002年,雨潤集團收購南京河西地產綜合開發公司,進軍房地產。雖然此前雨潤集團也進行過并購,但是此前的并購行為多屬于肉制品產業鏈的整合,是上游養殖及物流的建設。
在進軍房地產之后,雨潤的觸角又伸向了金融領域,成立利安人壽保險公司;此外還與夢工廠、迪士尼等品牌合作。
但是多港元化的發展并沒有給雨潤集團帶來成功,從2010年開始,雨潤旗下的地產、旅游和物流業務就頻頻曝光,尤其是地產業務。
雨潤集團的多元化擴張,本身就是依賴政府的補貼,據統計,自2005年以來,雨潤集團獲得的補貼額占累計凈利潤比例高達46.38%。這也意味著,一旦失去政府的補貼,雨潤集團的多港元化發展也就難以為繼。
與此同時,主營業務隨著行業內發展不景氣而導致盈利下降。特別是在2015—2016年,國內的生豬價格暴漲,食品廠商除了要面臨生豬價格的上漲,還要面臨消費者需求下降的雙重壓力。面對這種壓力,深耕于肉制品行業的雙匯集團,除了迅速的擴大市場份額以外,還收購史密斯菲爾德公司,得到了國外低價的豬肉源頭,以此來抵御國內肉價上漲的壓力。
而此時的雨潤集團,卻因為早期的過度擴張,發展乏力。主業在2012年遭遇食品安全的危機之后市場份額有所下降,而副業不僅沒有給主業帶來利處,反而拖累了主業,使雨潤集團積重難返。
此前,有媒體統計2008—2017年,這十年雨潤集團的營收情況。雨潤集團的凈利潤從2012年就開始大幅下降,在2012—2014年,這三年中凈利潤也僅處于勉強維系的狀態,從2015年開始,之前大手筆擴張的負面效應顯現,而主營業務也沒有跟上擴張的步伐,這就導致了雨潤集團的大面積虧損。而與雨潤多元化發展不同,雙匯集團就深耕于肉制品行業。兩份中報統計表對比就可以看出端倪。
創始人至今仍無消息
雨潤集團到今天這個慘淡的地步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集團的創始人至今仍無消息。2016年3月,雨潤集團的創始人、最大單一股東祝義才被檢察機關在國內執行了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措施。直到現在雨潤集團表示,尚未收到任何對該事件的更新及未能與祝義材接觸。
由于集團創始人被調查,屬于突發事件,這對整個集團的發展以及找那個長期戰略、政府補貼和合作方面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并且當時的雨潤集團已經處于虧損狀態。導致這種虧損的主要原因還是雨潤之前的整體布局和頂層設計出現了問題,想要扭轉這種局面需要進行整體改革,而不僅僅是出售非核心資產。
但是目前,整個雨潤集團處于“群龍無首”的狀態,雖然高層管理者依然在維持集團的日常經營,但是在公司的決策層面,依然缺乏能拍案決定的決策者。
2017年8月24日,在公布的“2017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的名單中,已經不見雨潤集團的蹤影。
來源:環球老虎財經、經濟參考報 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