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814:32
來源: 冷凍食品網 發布者:編輯有一個品類正異軍突起,無論是從餐飲店數量,還是新增貿易商,抑或生產線繁忙的生產廠家,都可以一窺其強大的發展潛力,它就是羊蝎子。
羊蝎子雖然屬于小眾消費品類,但原料單一,供應鏈清晰,便于管理,符合餐飲爆品的相應要求。不過,低附加值、低客單價、產品標準不一、90%的產品靠進口……就目前的狀況來看,該品類想在餐飲市場爆發,還有不少問題待解決。
現狀:餐飲客單價低,品牌建設不足
作為北方傳統的羊肉食材,羊蝎子在北京默默存在了幾百年。北京是羊蝎子發展較早、門店最多的消費區域,當地著名的羊蝎子品牌“老城一鍋”加盟店總經理劉浩柏回憶說,童年溫暖的記憶中總少不了羊蝎子,“下雪天,媽媽總會燉上一鍋原湯羊蝎子,又香又暖和”。這是很多老北京人共同的過往經歷。
九州冷域資本去年介入羊蝎子供應鏈體系,該機構總經理康迪介紹,建國之后北京最早的羊蝎子品牌是“城鍋”羊蝎子,經過漫長發展這個品牌逐漸老化,衍生出“老城一鍋”羊蝎子,再之后分生出“蝎王府”。
“但這些店都上不了臺面。從菜品價位、店內裝修、菜單設置等來看,它們基本上換湯不換藥,很相似。”康迪說,這些店客單價多在70~80元,很難再提升了。
“目前,北京羊蝎子餐飲店打的都是價格戰。”劉浩柏指出,這可以從大眾點評網上得到印證,無論是蝎王府、蘆月軒,還是其他品牌,都以團購等促銷活動為主,客單價基本保持在80元以下,“低附加值和低客單價,限制了這些店的食材采購標準”。
對于其中原因,劉浩柏分析,除了羊蝎子尚屬小眾餐飲品類,市場不夠成熟外,更多的則與羊蝎子品牌創始人的認知有關:他們出身草莽,戰略高度不夠,不重視品牌建設,所以造成了目前的狀況。
貨源:餐飲店90%羊蝎子靠進口
據九州冷域資本調研顯示,目前北京約有400~500家羊蝎子餐飲店,每家店面積在100平方米左右,每店每年可消耗約20噸羊蝎子。按此計算,北京每年羊蝎子消費總量為8000~10000噸,這之中90%的羊蝎子都靠進口。
為何餐飲店紛紛選擇進口羊蝎子?價差是主要原因之一。
據了解,進口羊蝎子采購價多在8元/斤左右,而2017年8月上旬內蒙古草原羊蝎子采購價已攀升至15~16元/斤。近100%的差額意味著,定位不高的餐飲店不會選擇高端國產草原羊作貨源。
“更多的人以結果為導向吧,大家會選用價格較便宜的進口羊蝎子,甚至會用一些走私羊蝎子。”劉浩柏介紹,進口羊蝎子也有不錯的,比如澳大利亞或新西蘭的草原羊,但他認為這仍無法和內蒙古草原羊相比,后者獨特的香味是前者無法比擬的。
“不過錫盟羊蝎子終端售價太高,一鍋估計都要200多元。”劉浩柏補充說。
亂象:價格不一,產品缺乏標準
在康迪等人看來,目前北京羊蝎子市場比較混亂。幾乎每一家都聲稱自己做的是錫盟羊蝎子,其實并非如此,甚至一些都稱不上羊蝎子。
據了解,羊蝎子每公斤批發價從10元到30多元不等。并且根據收購價,批發商還能為客戶調配出不同標準的產品。在業內人士看來,一些低端的便宜貨只能算羊骨頭,因為它們的含肉量實在太少了。
“其實含肉量太多也不好,羊蝎子的標準是行業里約定俗成的,要有羊尾巴、羊脖、羊排,再配上腰骨,大概分割成多長的段,這些都有講究。”康迪說,“只不過消費者對羊蝎子不懂,單純就覺得這鍋骨頭有點多或有點油,他們不知道其實在原料配比上各家店差異是很大的。”
因此九州冷域資本欲聯合多家餐飲品牌及上游生產廠家,在行業內建立一套屬于羊蝎子的產品標準。“對于這個問題,下游餐飲更有發言權,它們知道什么樣的產品更適合消費者。”康迪說道。
策略:扭轉形象 “上臺面”,餐飲品牌謀升級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北京的羊蝎子做了幾百年,目前定位仍“很low”,不過一些有遠見、有想法的餐飲人正在積極行動,試圖扭轉這種狀況。劉浩柏就是其中一位。
“做餐飲要守正,有什么就講什么。”這位從2006年就開始加盟“老城一鍋”的餐飲老板,擁有兩家羊蝎子店,因為食材要求高、管理出色,目前在客單價、顧客反饋等方面已經超越老城一鍋部分直營店。
劉浩柏回憶,自己從1990年跟著香港師傅學習粵菜,在師傅的嚴格要求下,早在那時就樹立了品牌為先、標準化運營的產品理念,要把事情做好,對菜品負責。
正因為這樣的價值取向,劉浩柏的店堅持不用進口羊蝎子,只用內蒙古草原羊,每年9月1日必須用當年新貨。“2011年,我自己摸索出了一條路,那就是以粵菜的標準來操作羊蝎子。先不論產品好吃與否,但要具備精致度,從餐具擺盤、盛器到環境營造、員工服裝等,都不能給顧客市井小飯館的感覺,得能上臺面。”
劉浩柏反映,上述做法極大提高了品牌美譽度,客單價也從2011年的50~60元提升到目前的110元左右,這種價位基本代表著目前北京餐飲市場羊蝎子的較高標準。
此外,劉浩柏還有自己的一套產品要求:180天的草原羔羊,骨肉比為7︰3。“其實羊蝎子并不是肉越多越好。外國人工成本高,很少進行修割,所以留的肉比較多,燉出來并不好吃。”他認為,毫無膻味的內蒙古羊蝎子散發著自然的肉香。
【案例】
提升服務,羊蝎子貿易商謀轉型
業內人士認為,未來羊蝎子有望成為繼小龍蝦之后的又一爆款,在餐飲市場嶄露頭角。但發展過程中,這一品類也面臨著不少挑戰。對于羊蝎子貿易商而言,他們又當如何破局,向何處轉型?當下,這是每一個從業者亟需思考的問題。
壓力:采購價居高不下
張佳(化名),北京羊蝎子六大貿易商之一,以北京南城為主要經銷范圍,從事羊蝎子經銷貿易已有16年。他面臨的現狀及困惑,也是大部分羊蝎子貿易商的真實寫照。
張佳目前以進口羊蝎子經銷業務為主,這些進口羊蝎子多源自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南半球與中國的自然差異導致二者屠宰季和采購期恰恰相反。“每年1—4月,我們大規模采購進口羊蝎子。到了7—11月,還可以采購部分國產羊蝎子,完成全年供應。”
進口羊蝎子存在草原羊和育肥羊之分,因此價格上有差異,但總體來說,相比國產羊蝎子,進口羊蝎子仍具備較大的價格優勢。“今年內蒙古雨水不多,羊偏瘦。再加上去年羊只大規模集中出欄屠宰,今年羊源過少,導致價格持續走高。”張佳反映,國產羊蝎子價格居高不下,進口羊蝎子也隨之走高。
2017年屠宰季持續走高的采購價給張佳和他的同行們帶來了不小壓力,雖然掌控著不少終端餐飲客戶,但因為不斷涌入一些新進貿易商,羊蝎子供應端競爭十分激烈,張佳他們并不敢輕易將走高的采購價直接傳遞到餐飲端,“先扛一扛,等到8月底9月初視情況而定”。
往年此時,張佳的冷庫已滿倉或接近滿倉,但今年他到現在還沒有儲存新貨。
“沒辦法,價格太高不敢出手。”即使一直在觀望,銷售卻沒法停,常年合作的內蒙古屠宰加工廠因為產品報價過高,張佳暫時不敢從那兒拿貨,只能四處找稍微便宜的貨品,“這就需要我們更為慎重,嚴格把控質量,因為更換了長期合作伙伴,要防止廠家以次充好”。
這個采購季,張佳還有近70%的采購量沒有完成。北京其他五位羊蝎子大貿易商的情況與張佳相仿,都在焦灼地等待合適的時機,沖刺今年最關鍵的采購旺季。
危機:渠道分化,外行介入
不過,采購僅僅是當下的事情,對于未來,羊蝎子大貿易商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張佳覺得這兩年形勢發生了變化,“信息越來越對稱,渠道也開始多樣化,生意沒以前好做了”。
伴隨著北京羊蝎子餐飲店的崛起,無論是深入到內蒙古錫林郭勒盟還是巴彥淖爾,抑或是通過進出口貿易公司直接訂貨,這些餐飲店都嘗試著繞過貿易商去源頭直接采購。此外,一些稍能上量的羊蝎子店還要求賬期支付。
“多長時間的賬期都有,我不做自有人去做,為了不流失客戶,只能勉強答應。對我們來說,這本身也存在不小的風險,會出現老板跑路或要不到錢的情況。”張佳對此很無奈,并指出目前北京羊蝎子餐飲店基本上沒有現金采購的。
近兩年,外行也不斷介入到北京羊蝎子供應鏈中。“雖然羊蝎子整體在增長,但原本屬于我們的市場份額被逐漸蠶食,所以大家要想辦法轉型。”張佳說。
轉型:傳統貿易商向服務商轉變
怎樣轉型?在九州冷域資本的配合下,張佳已經在資金、配送以及服務上有所行動,并嘗試了很多新鮮招數。
“痛苦的賬期由九州冷域資本幫我們解決掉了,我們可以騰出資金采購更多現貨,進而就保證了產品品質。”張佳介紹,“九州冷域資本還幫我們對接了更多的中小型羊蝎子餐飲店,拓展了我們的業務。”
同時,張佳試圖打破過去的配送思路。以往只有稍具規模的羊蝎子餐飲店,他們才會送貨上門,現在小規模餐飲店他們也提供配送到門服務,進一步完善了配送網絡和服務。
針對一些有特殊需求的門店,張佳還可以提供各式產品代加工、深加工服務,向中央廚房轉變。“比如,按照要求,切割成多長的羊蝎子段,甚至還幫助他們進行熟制、調味。”張佳說,現在他總體上幫助客戶朝著縮小門店后廚的方向努力。
由傳統貿易商向服務商轉變,這是張佳未來轉型的主旋律。對此康迪表示,張佳所面臨的挑戰基本是所有老式貿易商都會遇到的,伴隨著信息、利潤愈加透明,他們的商業模式亟需變化。
( 李俊/文)
30000+
三萬家凍品經銷商5000+
五千家凍品上下游企業10億+
交易額1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