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009:41
來源: 冷凍食品網 發布者:編輯推薦語:企查查數據顯示,2024年1~5月份,火鍋相關企業累計新增注冊2.26萬家,注銷吊銷2.66萬家。具體到每個月上,關店數都要超過開店數,尤其是3、4月份,關店企業接近7000家。
除此之外,火鍋店正在全行業降價。其中,一些客單價100-150元之間的中高價火鍋店,降價尤其明顯。從9.9元的鍋底、9.9元的牛肉,到9.9元抵100元的代金券,折扣力度之大令人咋舌。
火鍋賽道嚴重內卷,食材賽道亦然。火鍋9.9,食材咋辦?
文章來源|真故研究室
作者|楊景、林秋藝
1
一家火鍋店的關門
5月26日,一家位于北京泛CBD地區、名為“鴻姐”的火鍋店,悄然關門歇業了。附近,還有另外5家火鍋店在熬,它成了該路段較早的“陣亡者”。
鴻姐老火鍋首店位于上海,背后老板是重慶開州人李星星。在網絡上的公開訪談中,李星星今年32歲,大學時學的工程專業,但沒畢業。
進入社會后首份工作是在谷歌中國做銷售,單月銷售業績最大超500萬元。谷歌退出中國后,他回到餐飲行業,這是他的家族基因。他給自己定的目標是30歲在上海買車買房,結果真靠他家的老本行成功了。
可能有人還不熟悉鴻姐老火鍋,但應該知道李星星于2014年創立的另一家川菜連鎖品牌——付小姐在成都。
目前鴻姐老火鍋門店多集中于上海地區,算時下網紅火鍋店代表。鴻姐在北京一度開有5家門店,位于北京泛CBD的這家剛好成了最近“減員”的一家。
就在這家店關門前幾天,該店一位內部工作人員許奇接受了訪問。
據介紹,這家店于2023年5月開業,到今年5月26日關門,剛好一年左右。
△圖 | 關門的鴻姐火鍋店
去年5月,正值疫情后恢復期,從樓市到消費,各行各業在“小陽春”情緒的渲染下,都鉚足了一股勁,準備大干一番。
火鍋行業的春天似乎比其它行業來得更早一些。一位2020年從特色小火鍋進入大火鍋行業的投資人王城表示,疫情三年,最火的就是火鍋賽道,吸引了諸多熱錢涌入。
在他身邊,做地產、金融、服裝的朋友,都在2020年后找他咨詢,想進入“火鍋店”這個被認為不需要廚師、只需要配菜、門檻最低、賺錢最容易,份額在餐飲市場中最大的行業。這一時機點,在李星星的媒體受訪中,也同樣有提及。
許奇通過他的管道了解到一些信息,“當時鴻姐高層也野心勃勃,希望抓住報復性消費熱潮,迅速開店,因此在選址上并不避諱與別家貼身肉搏。”
這里的“別家”,指的是離鴻姐不到50米遠的“莫姐火鍋店”。和鴻姐一樣,兩家都是重慶系火鍋。
不過,雖有雄心壯志,但到了今年,整體行情走勢卻不按鴻姐高層們所設想的走。
媒體從多位一直觀察兩家火鍋店運營情況的消息人士處了解到:白天時,鴻姐經常一位顧客也沒有,平均翻臺率不到2次/天,而隔壁的莫姐翻臺率似乎高一些,有時能達到4次/天。當然這些人士的觀察可能亦有偏差。
兩家在口味、菜品質量、服務上的差距并不大,消息人士認為,原因出在價格。大眾點評上,鴻姐的人均消費是125元/人,而莫姐是95元/人。
鴻姐似乎也意識到了自己的“短板”。今年3月時,鴻姐率先推出了9.9元抵100元的代金券活動。
投資人王城聽到這一抵扣券時,直呼“瘋狂”。
兩步遠之外的莫姐,也開展貼身肉搏。只見莫姐先后在婦女節、勞動節,分別推出3.8元、5.1元抵100元的代金券,且晚上9點后入席,菜品常日打六八折。
△圖 | 莫姐老火鍋店內的打折廣告
本來就比鴻姐客單價便宜的莫姐,這下無疑有了更多的價格優勢。“說白了,這些拼的不是什么你有什么成本優勢,而是資金池。”王城說。
從莫姐鴻姐兩家定位來看,主要是社區店,周圍雖有幾棟寫字樓,但人流量比不上CBD核心區,客群不是周圍下班后的白領就是社區居民。在客戶偏存量市場之下,鴻姐的一部分常客,容易因價格“跑路”到莫姐。
零售價打折,便宜了消費者,那鴻姐的資金池扛住了嗎?
據許奇掌握的信息,鴻姐門店的店租在100萬元/年以上,前期裝修花費了近40萬元,加上人工、食材和設備的支出,每月的成本高達40萬元。“據說今年開年以來,鴻姐每月的現金流水已經無法覆蓋成本。”
許奇記憶中,鴻姐的高層早計劃在6月初將這家陷入虧損的門店優化掉。然而剛到5月26日,鴻姐就緊急撤離了這條馬路。
鴻姐門店的幾乎所有員工都是五一假期后新入職的,干了沒幾天活,就再次進入轉崗大軍。
目前,大眾點評上,鴻姐老火鍋在北京的其它四家店還在正常運營。放在餐飲或其它零售行業來說,同品牌門店的調整實屬正常。只不過,把鴻姐放在整個火鍋行業來看,就知道它的調整并不孤單。
2
火鍋降價,已形成全行業趨勢
在投資人王城看來,進入2024年,所有火鍋店都在降價路上,只是降價的方式各有不同。
有的是比較明顯的降低客單價;有的明面上沒降,但各種團購券加總,價格也降了下來;還有的是推出半份菜,降低鍋底成本等。
以中高端聞名的巴奴毛肚火鍋,有接近他們的某業內人士表示,他們內部正在討論降低客單價,從現在的150-160元客單價,普降20元左右。
王城解析,“別小看這20元,它可能意味著企業凈利潤率要下降很多。”
巴奴毛肚火鍋創立于2001年,截至今年4月,共擁有110家直營店。創始人名叫杜中兵,2001年在河南安陽開出第一家店。
它曾將自己包裝成“國內首家采用木瓜蛋白酶技術嫩化毛肚”的品牌,在市場打出差異化。但是否是首家,業內有諸多疑問。
最重要的是被這所謂的 “獨家”鍍金后帶來的結果。“牛刀財經”曾于2022年3月援引大眾點評的數據,當時巴奴毛肚人均價在180元左右,經典毛肚價格是74元/份;同時期海底撈均價是110元左右,海底撈千層毛肚為33元/份。
現在在大眾點評上,北京地區的巴奴毛肚客單價已經顯示為154-163元之間,較兩年前的180元有所回落,經典毛肚價格還是78元/份左右。
客單價是否會普降20元,大眾可以實時核驗。
△圖 | 巴奴毛肚火鍋
1993年創立的楠火鍋,是另一家有降價計劃的品牌。公開資料顯示,楠火鍋現已擁有560家店。這一體量相當于海底撈全國1371家店的近一半,在行業內具備份量感。
目前,楠火鍋在北京大眾點評上的客單價為100-150元之間,各店之間有差異。楠火鍋創始人張文浩在今年出席一些論壇時曾公開表示,所謂楠火鍋3.0門店,人均消費會降到70-80元。
△圖 | 楠火鍋3.0門面招牌上,直接寫了價格
2020年創立于廣州的慫火鍋,隸屬于上市公司九毛九集團,該集團旗下擁有“太二酸菜魚”等品牌,慫火鍋的菜品也在降價。
據《廣州日報》6月16日的報道,慫火鍋在店前張貼出“認慫公告”:鍋底8.8元起、葷菜9.9元起、素菜6.6元起、燜飯6元任吃。
該報記者通過對比去年同期菜單發現,素菜下調幅度為2.4-5.4元,葷菜下調幅度為3-14元。
據九毛九財報,2021年到2023年,慫火鍋人均消費則分別為129元、128元、113元, 連續3年下降,尤其2022-2023年降幅較大,一定程度上呈現出火鍋降價與大眾消費降級之間的互動關系。
△圖 | 《廣州日報》網上引用的認慫公告
這種人均消費降價趨勢,在行業頭部火鍋海底撈中亦有呈現。
海底撈2023年財報披露,顧客人均消費從2022年的104.9元減少至2023年的99.1元,海底撈稱,原因在于“優惠增加”。
業內人士指出,各火鍋品牌并非降價的唯一主體,包括美團、抖音在內的平臺,在火鍋降價上亦很積極,原因是“平臺也在內卷爭奪用戶”。
降價通常被寄予刺激消費的考慮。然而,降價并非萬靈藥。
呷哺呷哺旗下中高端火鍋代表湊湊,從2020到2022年,人均消費線先逐漸上升,分別為137元、140.6元、150.9元等。但在2023年財報中,湊湊均價為142.3元,降價了一點,但并沒有帶來正向結果。
2023年財報顯示,湊湊一線城市銷售額,從2022年的7.85億下降到6.93億,二線城市銷售額從9.99億下降到8.80億,三線城市銷售額從4000萬下降到3100萬。湊湊將原因歸結于大環境。
△圖 | 來源于呷哺呷哺財報
可見,目前的降價是行業性的,尤其中高價火鍋體感比較明顯。
03
火鍋降價的原因:過剩與內卷
2020年之前,王城做過多項餐飲創業。2020年起,他也開始進入大火鍋市場,原因是“感覺熱錢正在涌入這個行業,需要抓住機會”。
他與重慶一家開了兩年的火鍋店單店老板一拍即合。老板希望能擴張加盟,這是做餐飲出身的老板不擅長的領域,但卻是王城所在機構的拿手活。據說這類合作在前兩年很普遍。
截至目前,這家火鍋店在全國已經連鎖加盟至120多家門店,在重慶客單價大概在110-120元之間,北京客單價為140-150元之間,“生意不錯”。
但最近,王城已經退出該火鍋以及整個火鍋賽道的投資與經營。原因是“這個賽道太卷了,競爭過于飽和,從C端已經賺不到錢,感覺已經沒有機會。”
這與前幾年全民瘋火鍋形成了鮮明對比。從主要品牌就能看出,在資本逐利之下,前幾年火鍋客單價一直在漲,“哪怕疫情期間火鍋生意也很好,這形成了新入局者在價格定位上樂觀的預期,如今行情陡變。”王城說。
這當中的原因,被認為在時下消費行情之下,火鍋的過多過密,超過了市場承載。較高的價格設定,也與消費者心理相悖。
王城透露,火鍋的內卷還曾延燒到三個方面,造成了多方面的過熱以及扭曲。
一是選址卷,拉抬了商鋪租金。
他表示,火鍋是許多城市核心商圈最具承租力的業態。2021年他剛開始做火鍋時,不管去到全國哪里,租到一個核心店鋪并不難。但后來,他很容易在看店選址現場遇到數波同行。這樣“選址模式”就很容易變成“競拍模式”。
王城舉了幾個例子。在廣州一核心商圈,他看好了一家300平米的店鋪,老板出價每平米500元人民幣左右。“我感覺已經到了行業上限”,但突然現場來了另外兩撥火鍋投資隊伍,紛紛繼續抬價,他連忙離開。在長沙,他也遇到了類似情況,400元/每平方米的店鋪價格,被炒成了一線城市店價。
二是內卷中,價格進一步地板化,但店家是否掙錢成疑。
王城看到各品牌火鍋店折扣,常讓他感到害怕。在他眼里,168元的四人餐火鍋,或者99元的雙人火鍋,只能覆蓋到食材成本,如算上用電用工用水等其它成本,店鋪就是虧損。
至于9.9元的鍋底和9.9元的牛肉,基本上就是“血虧來換量”。他透露,一份含牛油的最基礎全紅鍋,成本至少60元起。“9.9元的牛肉,就不知道是什么了。”
三是火鍋新開與倒閉激增,激活了供應鏈與回收行業。
王城表示,這兩年全國各地到處都在開火鍋行業供應鏈大會,這些大會的本質就是向品牌店家賣原材料。
以前公司里的人一年就參加1-2次供應鏈大會,但現在只要愿意,每個月都能參加2-3次供應鏈大會。
△圖 | 網上各地舉辦火鍋展會的信息多如牛毛
此外,火鍋店設備的回收公司也越來越卷,一家投資300萬的火鍋店,回收價30萬。“做這類生意的回收公司越來越多,背后的原因是入局者多,倒閉的也越來越多。”
數據顯示,2023年,火鍋企業成立數量為7.5萬家,注吊銷量為3.6萬家,基本上“陣亡”一半。
“以前的行業,感覺還能以5年為一個發展周期,但現在火鍋行業,感覺2-3年就是一個周期的結束,這是我退出火鍋業的根本原因。”
04
火鍋行業接下來向何處去
一位某大型平臺業者表示,去年平臺還有茶飲咖啡這個品類能夠發力,但今年來看,至少目前火鍋并沒有展現出這個品類的機會。
意思是,平臺內部監測到的火鍋行業增速已經不再吸引人。
雖說如此,但目前行業還是呈現出兩個面貌。一是新入局者還在進,并呈現出性價比化特征;二是各種新口味、新場景火鍋,不斷推陳出新,豐富供給。
從第一點來說,王城表示,令他印象深刻的一點是, 一些地方火鍋,正在向全國快速布局。比如江西的季季紅火鍋(2001年成立于南昌),目前在全國已經有308家店,其中省內直營超過280家店,最近也開始在加盟領域展現進取趨勢。此外還有起源于重慶的豪渝火鍋等,也有這個傾向。
除了地方火鍋外,一些傳統餐飲業者也在積極進軍火鍋。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有從北京起步的南城香。
本來是做中式餐飲的它,于今年4月推出了“南城香小火鍋”,一鍋39.8元,較2016年推出的吉野家小火鍋58和68元的定價要便宜得多。
另外還有一家做性價比的就是海底撈小嗨火鍋,在大眾點評上,它的客單價從65-78元不等,比海底撈要便宜不少。
第二點,從新口味、新場景來看,繼潮汕火鍋之后,現在市場上最時髦的火鍋是貴州酸湯火鍋。
據媒體報道,比如“王奮斗貴州酸湯牛肉火鍋”這樣的品牌店,去年10月才開首店,但4個月時間就開到了近50家。
在北京一些商業地段,貴州酸湯火鍋雖然暫無具體的開店數據,但確實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從無到有增多起來。
△圖 | 一夜之間感覺到處都是貴州酸湯火鍋
另外場景上,一些品牌不斷打破火鍋要在店內吃的單一形象,推出各種特色化經營。
比如海底撈于去年9月、10月,分別在上海和西安推出的露營火鍋、校園火鍋,以及今年3月在西安華為推出的海底撈企業餐廳,都算是在場景消費上的新嘗試。
海底撈一位人士表示,“基本上方向就是顧客去哪,火鍋就走到哪。”
對于火鍋降價,不同的立場常有不同的看法。
王城表示, “總的來看,火鍋行業目前可能因為大打價格戰,挺影響消費者心智,甚至出現了劣幣驅逐良幣的態勢,接下來可能會進入調整期。”
但對于消費者來說,火鍋降價,是火鍋以往過熱價格的理性回歸,很多人希望卷價格同時,還能回到卷產品、卷安全、卷服務的常態和長期發展軌道上。
30000+
三萬家凍品經銷商5000+
五千家凍品上下游企業10億+
交易額1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