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911:32
來源: 冷凍食品網 發布者:劉圣蓉燒麥,也叫燒賣、肖米、稍麥等,是中國的傳統美食。與餃子、包子等相比,燒麥不是主食,通常作為它們的搭配產品售賣,銷量相對較小。
雖然各地的燒麥在造型、餡料上差異較大,但用途類似,大多作為早餐,也有部分作為下午茶點心。
以往,燒麥的機械化程度并不高,即便是消費區域最廣的糯米燒麥,也一直是手工包制為主。不過,從去年開始,多家設備商先后推出自動化糯米燒麥包制機,這種狀況正在被改變。
人稱“萬年配角”的燒麥,終于要爆發了嗎?
?冷食傳媒記者 | 劉圣蓉
??? 1 ???
| 關注 |
設備商爭推燒麥包制機
由于糯米粘性大,糯米燒麥的銷量并不大,研發它的設備也不劃算,一直以手工包制為主。不過,去年到今年,這種狀況正在被迅速改變。
據冷食傳媒記者了解,如今正在推廣的糯米燒麥機主要有以下兩種類型。
一種是燒麥專用包制機。它的工作原理與餃子機類似,采用真空抽餡,一次性壓制成型;所用面皮與蒸煎餃差不多,糯米是顆粒狀的;有自動點豆(青豆)工序,仿手工程度很高。廠家主要是成都松川雷博食品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成都康河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成都索拉泰克精密機械有限公司等餃子成型設備企業。
另一種則是將面皮壓制成圓筒形,里面灌裝餡料,通過切刀切斷后再塑形,可以生產燒麥、湯包、生煎包、芝士年糕等多種產品。廠家主要是上海升貽食品機械有限公司等主打一機多用的成型設備企業。
“手工包糯米燒麥,比包包子還慢。去年,我們與一家生產企業合作,研發出了燒麥自動化設備,基本是仿手工的。”松川雷博區域經理楊傳奇介紹,今年燒麥市場發展比較快,很多有實力的企業都考慮上幾臺設備。
康河機械華北區經理方志強則表示,“我們現在最新研發的糯米燒麥機,一分鐘包制100個左右,主要是烤腸、米面制品廠家使用。燒麥機的市場需求確實很大,我們今年賣了十幾臺,明年估計這個數字會翻倍甚至幾倍。”
他介紹,康河公司的干蒸燒麥機,用戶主要為廣東廠家,也出口到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糯米燒麥機用戶則主要為華東、四川、河南、重慶等地的廠家。
“我們從去年開始研發糯米燒麥機,用戶主要是湯包、饅頭廠家。”升貽機械相關負責人孫經理介紹,“現在每天都接到咨詢電話,其中也有不少觀望、調研市場的,未來市場應該比較大。”
??? 2 ???
| 調查 |
早餐占比20%,機制燒麥售價更高
一部速凍食品工業化發展史,就是一部中國傳統美食工業化的歷史。
據冷食傳媒記者了解,目前業內生產燒麥的企業已為數不少,比如三全食品、正大食品、灣仔碼頭、四川龍旺食品、長葛紫米食業、避風塘食品、鴻津食品、五豐食品、蘇州憶江南食品、金城食品、廣州酒家、河南天健、南翔食品、祐康食品等。
還有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透露,河南某廠家現有5-6臺糯米燒麥包制機,等其新廠投產后,有可能擴展至20臺設備。
多年來一直作為搭檔產品的燒麥,為何一下子被推到了聚光燈下,受到了這么多廠家的關注呢?
在長沙金豹食品總經理閆士饒看來,燒麥雖然是早餐鋪的補充產品,但并不是可有可無,“在一個包子鋪的份額,大概能占到1/5甚至更高”。閆士饒曾因成功推廣蒸煎餃,在速凍圈里廣為人知,而他也是一位燒麥銷售商。
“湖南人主要吃糯米燒麥,它的渠道與蒸煎餃有一半是重疊的,主要是當早餐蒸著吃。”閆士饒說。
成都一位經銷商也表示,這幾年蒸煎餃發展特別快,“我這邊的銷量年增速基本都在30%以上”,也帶動了燒麥的銷售。
除了蒸煎餃,包子也對燒麥的發展起到了明顯的帶動作用。
根據英國權威調研機構英敏特預測:到2021年,中國消費者在外食用早餐的市場銷售額預計將突破8400億元人民幣。在該機構所做的“中國人早餐優先考慮的食物排名”調查中,包子穩居榜首,谷物類早餐最受歡迎。作為包子搭檔的燒麥,自然也是大樹底下好乘涼。
不過,對于燒麥市場,也存在著另一種聲音。廣東鴻津食品銷售總監楊澤民就認為,燒麥的市場消費量變化其實并不大,速凍食品從業者感覺其市場體量增長明顯,主要是因為機制產品正在取代以前手工包制品。
??? 3 ???
| 探討 |
燒麥能成長為比肩蒸煎餃的大單品嗎?
眾多廠家跟進,經銷商、設備商均看好,“萬年配角”燒麥真的要“大賣”了嗎?
鑒于當前專業的燒麥包制機,一臺售價要20萬~30萬,一機多用型的售價為10多萬元,楊傳奇認為,量產后能否快速被市場消化,對燒麥企業的綜合實力是個考驗。這將是個洗牌的過程,相信燒麥會成為繼蒸煎餃之后的又一大單品。
孫經理也表示,目前早餐市場上包子需求量增長迅猛,也帶動了燒麥的需求量。用工業化燒麥取代手工包制品才剛剛開始,銷量還會有很大提升。
方志強對這一觀點表示贊同。“蒸煎餃是在餐飲渠道火的,燒麥與它類似,現在機制燒麥的需求量主要也是在餐飲,這個市場還沒有完全打開。”他分析,兩三年之內,工業化燒麥的市場需求會有較大提升。
作為經銷商,閆士饒代理的機制燒麥主要是35-50克的,早餐鋪售價約1.5元/個。“以前手工包的買1元一個,現在機制的基本都賣1.5元,客戶還是比較接受的。其實除了口味,燒麥在規格上也有很大的創新空間。比如正大20-30克的小規格燒麥,在酒店用得比較多。而80克的大燒麥,現在基本沒有機器可以包。”
閆士饒分析,就燒麥單品而言,目前并沒有多少規模企業來做,還是個機會。不過,缺乏行業標準和大企業的引領,跟風快、產品良莠不齊等,也是目前燒麥發展面臨的現實。
楊澤民則認為,燒麥的區域消費特性和非主食特性,使它無法成為像蒸煎餃這樣的大單品。“蒸煎餃能這么火,除了通路合適,還跟它能做主食、點心、小吃,正餐、早餐、火鍋、小吃包括宵夜都能用有很大關系。而燒麥主要還是早餐用,也不是全國人都接受的產品。”
30000+
三萬家凍品經銷商5000+
五千家凍品上下游企業10億+
交易額1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