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909:23
來源: 冷凍食品網 發布者:編輯2021全國兩會正在北京召開,中國抗擊疫情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保持正增長。新的一年,又是新的征程,兩會代表委員積極參與,建言獻策(點擊回顧:“兩會”上,代表委員替凍品人發聲)。今天,我們再來看看好想你石聚彬、新希望劉永好、牧原秦英林等人在“兩會”上,又發出了哪些好聲音。
好想你石聚彬:推動農產品龍頭企業向服務商轉型
全國人大代表、好想你董事長石聚彬表示,今年準備的建議之一是鼓勵涉農龍頭企業建立農產品加工服務平臺,賦能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建立服務平臺是遵循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種體現,也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著力點,有助于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進而帶動更多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擴大社會就業,為穩經濟保民生做出貢獻。
“農產品加工服務平臺的建立,需要加大科技投入,打造一個集合高科技技術產品供應、信息咨詢等方面的服務平臺,讓企業從農產品制造商轉變為‘產品+服務’的提供商,最終打造‘龍頭企業+服務平臺 +農產品加工企業’利益聯結模式。” 石聚彬說,農產品加工服務平臺重點解決好生產什么、如何生產、如何加工、如何銷售、如何提升價值鏈及如何管理等問題,旨在不斷提高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水平。
石聚彬還認為,農產品加工服務平臺的建立需要形成“三要”布局,
一要加強龍頭農產品企業對其他企業的頂層設計,
二要培育更多的技術和品牌優勢,提升中國農產品的附加價值,
三要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增強河南乃至中國農產品加工服務平臺的國際服務能力,更能形成可復制的服務模式。
新希望劉永好:加大骨干冷鏈物流企業政策扶持
民營企業發展、三農工作、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等依舊是劉永好關注的主要方向。而坐擁國內最大的生豬養殖企業之一,劉永好提案中有兩項均圍繞我國的生豬養殖,特別是育種事業。
劉永好建議盡快出臺“中國種豬”重大項目研發和推廣后補助政策,以“企業先投入、國家補一半”原則鼓勵種業企業積極投資發展種豬研發、基礎設施、人才培養、國際合作等攻關項目,在具備相關能力的情況下申報攻關育種項目,國家按照相關標準評估確認后給予補貼。
對于生豬養殖,劉永好建議,繼續支持以家庭為核心的中小散戶適度養殖,鼓勵行業龍頭企業發揮帶動作用,幫助小散戶加快轉型升級;對規模化養殖企業設置有梯度的準入資格,運用宏觀調控手段預防產能過剩,以支持符合行業資質、長期扎根農業、擁有核心技術和高層次人才的企業規模化發展。
在加強產地倉與冷鏈物流建設上,劉永好提出按照特色農業規劃進行數字化產地倉建設。同時,通過政策傾斜培育一批骨干冷鏈物流企業、增加城市中轉冷庫建設用地規劃。“建議國家加大在冷鏈倉儲、冷鏈車輛等設備以及溫度調節系統、人工智能、大數據補貨和云計算等數字化技術的政策資金支持,鼓勵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骨干冷鏈物流企業。”
牧原股份秦英林:推動鄉村振興,加快養豬行業智能化升級
今年“兩會”上,牧原股份董事長秦英林建言圍繞鄉村振興、種豬高質量發展、加快養豬行業智能化升級等方面展開。
對于十四五規劃中提出的“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目標,秦英林認為,下一步將繼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實現扶貧產業穩定可持續發展,全面融入鄉村振興國家戰略。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將積極發揮引領帶動作用,把養豬產業做成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延伸產業鏈條,從糧食-飼料-養豬-屠宰加工產業鏈發力,帶動物流運輸服務業發展,實現鄉村經濟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為鄉村振興繼續貢獻力量。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推進種業高質量發展,解決中國種豬‘芯片’”。中國養豬占世界一半,完全有能力解決國內種豬需求。此外,我們也建議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行鄉村振興專項公司債券支持鄉村產業振興,提升其競爭力,壯大其帶農惠農實力,激活農業農村內生發展動力。加快成立鄉村振興特色產業引導基金,引導探索鄉村產業發展模式,為鄉村振興打好產業基礎。“秦英林稱。
首農集團唐俊杰:摸清底數,精準施策,高質量發展冷鏈物流
“冷鏈物流行業貫通一二三產,是鞏固脫貧攻堅工作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促進消費升級的重要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后疫情時代和雙循環發展格局創建對冷鏈物流行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年“兩會”召開之際,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首農食品集團知聯會會長唐俊杰在提案中建議,要摸清行業底數,推動農產品冷鏈物流行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和消費升級。
唐俊杰提出三點建議:
一是加強部門協調,建立行業統計長效機制。冷鏈物流行業涉及部門多,專業性強,不同冷鏈產品的作業場景各不相同,建議由發展改革部門牽頭,有關部門協同,社會組織參與,共同建立冷鏈行業基礎設施和運營關鍵指標長效統計工作機制。各部門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統計本行業數據,并匯總至牽頭部門;
二是科學研判,建立健全冷鏈物流行業統計指標體系。我國與歐美等國家農產品生產流通模式、飲食習慣差別很大,且我國東西部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同地區農業特點和居民消費習慣各不相同,為科學研判各地冷鏈物流基礎設施需求,應結合國情,研究完善反映冷鏈物流重點領域、重點環節高質量發展的統計指標體系;
三是合理分析,建立基礎信息披露機制,為政府和從業人員提供決策依據。參照美國冷藏庫統計制度,每兩年對全國冷鏈基礎設施進行一次摸底調查并向社會披露行業基礎信息,一方面提高政府部門制定的行業政策的公信力,另一方面使行業從業者了解冷鏈市場權威數據,為其投資運營提供決策參考。
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寶國:提升食品營養與健康科技創新能力
當前,我國在食品營養與健康重大需求中存在諸多問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表示,必須加強食品營養與健康科技創新的持續研究,提升我國食品營養與健康科技創新能力,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升級的高品質生活特別是生命健康的需要。
“與國外相比,中國有獨特的飲食文化和飲食模式,有中醫養生的健康理念和實踐。但我國食品營養與人體健康相關的研究工作開展較晚,整體發展水平與世界領先水平還存在很大差距。”
為加快提升食品營養與健康科技創新能力,從國家戰略層面,孫寶國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加強統籌部署,加大科技投入強度。明確我國食品營養與健康領域目標需求和重大任務,優化頂層設計,統籌部署國家科技研發計劃,加大對食品營養與健康領域基礎研究和前沿研究的支持力度,特別是對中國傳統食品營養與健康的基礎研究要持續支持。
二是加強食品營養與健康國家級研發平臺建設。匯聚我國食品營養與健康領域的優勢力量,組建集中研究國人營養需求和代謝機制的科技創新實驗室,打造食品營養與健康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我國食品營養與健康領域的國際競爭力。
三是加強食品營養與健康科學知識科普。廣泛開展食品營養與健康科學知識普及和宣傳活動,特別是針對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增強全社會食品營養與健康知識的科學水平,促進全民健康水平的提升。
云南農科院院長李學林:解決“最先一公里”痛點,加快冷鏈數據平臺和產地倉建設
今年,全國政協委員、云南省農業科學院院長李學林提交了《關于支持西部地區加快農產品倉儲冷鏈物流體系建設的提案》《關于加強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和運營管理體系構建的提案》等多份提案。
李學林認為,當前農業“最先一公里”問題的關鍵是農產品冷鏈物流標準和關鍵技術的缺失,加快以提高或保障農產品品質為目標的倉儲、裝備與保鮮技術協同研究迫在眉睫。
因為,加快農產品冷鏈物流建設,是鮮活農產品減損,確保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環節;也是優化產業要素配置,推進農業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措施;更是打通產供銷一體化,實現產品增值增效和農民增收的重大舉措。
為此,李學林建議,強化政策支撐和政府引導,加強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加強信息化賦能,支持大型企業建立集生產信息、信息發布、全程溫控、追溯跟蹤、產品查詢等功能為一體的農產品冷鏈物流大數據平臺;推動數字化產地倉建設,實現農業產供銷全過程監控、全鏈條可追溯,增強農產品安全保障能力。
↓↓↓(點擊下方圖片查看展會詳情)↓↓↓
30000+
三萬家凍品經銷商5000+
五千家凍品上下游企業10億+
交易額1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