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509:21
來源: 冷凍食品網 發布者:編輯進入牛年以來,本期望牛氣沖天,然而伊賽牛肉、科爾沁牛業、恒陽牛業等知名牛企卻接二連三“爆雷”,圍繞著牛企的討論也一直未間斷,究竟是何種原因導致?
在當前國內牛肉消費不斷增長的背景下,這些業內的“明星企業”為何發展卻“步履蹣跚“?究竟是“先天不足”,還是后天“營養失調”?是缺錢還是無法掌控和管理資本?
?冷食傳媒記者 | 楊峰
??? 1 ???
牛年牛企紛紛爆雷
牛年伊始,萬物復蘇的春天,隨著疫情防控的逐步成熟,各行業都在逐步恢復欣欣向榮地發展,企業、個人也紛紛希望,牛年行大運。然而,各大牛肉相關企業,卻在此時紛紛爆雷。
A 伊賽牛肉深陷債務危機
3月18日晚間,隨著多家金融機構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河南伊賽牛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伊賽牛肉)的“窘境”也展現在投資者面前。
△圖片來源:網絡
根據伊賽牛肉的一系列公告,伊賽牛肉此前向7家銀行申請的借款已經逾期,累計金額達2.03億元,其中,多家銀行因與伊賽牛肉產生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
B 科爾沁牛業管理權爭奪大戲
2021年3月22日,隨著內蒙古通遼市中級人民法院關于科爾沁牛業的管理層爭奪法律訴訟終審判出爐,科爾沁牛業管理權爭奪大戲公之于眾。
△圖片來源:網絡
法院的最終裁決判定顯示,科爾沁牛業總經理王征濤2020年5月8日決議通過罷免李和董事長的決議不合法。這也意味著經過一番艱苦漫長的爭奪,科爾沁牛肉創始人李和最終保住了企業的控制權。
C 恒陽牛業被申請破產重整
3月22日晚間,*ST大洲公告,公司的關聯方恒陽牛業被債權人大連桃源榮盛市場有限公司向齊齊哈爾法院申請破產重整,齊齊哈爾法院已受理此案。
齊齊哈爾法院通知恒陽牛業的債權人,應在2021年4月10日前持申報材料向恒陽牛業管理人申報債權。公司將根據通知書要求積極開展債權申報,恒陽牛業若能成功實施破產重整,將有利于解決對公司的債務問題。
對于牛企在牛年接二連三的爆雷,有業內人士不免感嘆:簡直是魔咒啊!那么,在當前國內牛肉消費不斷增長的背景下,這些業內名企為何發展“步履蹣跚“?是企業小概率個例?還是行業大規模現象?
??? 2 ???
全產業鏈發展放大資金和管理需求
近年來,肉類企業往全產業鏈發展成為行業的新風向,以伊賽牛肉為例,已經發展成為專業從事肉牛養殖、飼料生產、屠宰分割、食品加工、連鎖專賣和供應鏈服務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現代化清真食品集團。
據了解,2019年伊賽牛肉還大舉進攻C端,在全國各大城市推出線下零售體驗店,曾經的B端隱形銷售冠軍,力圖在C端打造出自己的新天地,不斷進行全國渠道布局。
△圖片來源:網絡
全渠道發展似乎也是很多企業都在嘗試的一條路徑。有業內人士指出:企業一旦發展到一定規模,分工高度細化、局部瓶頸對整體效益與效率的影響就會越大,這時需要的是企業家關注內部制度體系建設與精細化運營,優秀的企業家會借助管理咨詢公司與高級經理人團隊,而有的企業家會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大夢想、大戰略、資源整合上。這樣,很容易導致規模不斷擴張,效率更加低下,企業更加廣種薄收,最后造成難以為繼的現實。
畢竟每家企業面臨的情況不同,每家企業也有自身的難以言說的痛點,事實是否真的像這位網友所描述的一樣,那外界不得而知,但是在向現代化企業邁進的過程中,很多問題顯然是必然要面對的,伊賽牛肉當然也會面對。
所幸,伊賽牛肉的問題在當地政府的介入下,目前看算是風平浪靜,但細究起背后,伊賽的問題看似是資本的問題,其實質恐怕還是和企業戰略和發展定位有關,甚至更深層次的說,和企業的管理水平和運營能力似乎也有一定關系。
△圖片來源:網絡
養殖業難做,是行業公認的話題,歸根結底在于涉及面太廣,資金投入大,管理難度高,給企業運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而面對中國肉牛產業的大變革時代,企業為了在未來的經營中占據主動權,不得不加大力度來筑牢和夯實基礎。這個過程也是中國肉牛產業高速變革的背景下不得不做的選擇題。正如業內專家所言,這不是一個做或者不做的問題,其實是一個做下去還是選擇離場的問題。
??? 3 ???
資本博弈大戲
與伊賽牛肉面臨的境遇不同,科爾沁牛業面臨的問題是資本進入后,如何合理共生的問題,資本對利潤的追逐是天生的,而一旦滿足不了資本的需求,創始人對企業的控制有時就真會如斷線的風箏。
2017年,科爾沁牛業啟動上市前的最后一輪融資,引入包括了醒瀾資本、思凱企業管理有限公司(韓資SK china company limitrd 100%控股企業,以下簡稱“韓國SK”)等多家投資機構。這輪融資后,思凱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科爾沁股權比例為10.49%,投資負責人為金天日。
△圖片來源:網絡
資料顯示,自2017年以來,科爾沁牛業就不斷的有債務問題見諸報端。2020年有投資者曝出,其購買的國泰元鑫科爾沁牛業股權投資專項資產管理計劃二期本應于2020年4月到期,但后期一直未能兌付。
冷食君查閱相關資料顯示,該項資管計劃擬募資規模不低于3億元人民幣,產品期限為36個月,認購費為1%/年,管理費0.8%/年,業績基準為10%/年,超過10%部分超額收益將按照20%和80%分別支付給普通合伙人醒瀾投資與資管計劃委托人。
科爾沁牛業在2017、2018年均未能完成每年20%業績增長的承諾,2017年下半年科爾沁牛業請輔導機構進場籌備上市,2018年初報上市申請,但新三維在2019年7月股權被凍結,導致科爾沁牛業股權凍結無法推進上市進程,也未能按期兌付。
2019年12月,科爾沁牛業實控人、法定代表人、董事長李和以及第一大股東內蒙古新三維國際經濟技術合作股份有限公司還曾被發布限制消費令。
而伴隨科爾沁牛業重重的債務危機之下,最終資本方再也按捺不住焦躁的心理,一場震驚行業的企業控制權的抄底大戲就此上演。而最終以通遼市中級人民法院一紙裁定李和勝訴而結束了這場爭端。李和所經歷的這場資本大戲,相信會給他留下終生難忘的記憶。
而重新回看這場爭端,在資本企圖抄底失敗的事實基礎上,在以金天日為首的韓國SK資本發起成立“經營管理改善領導小組的公告中可以看到:
△圖片來源:網絡
經營管理小組的主要目標是提升財務透明度,管理規范化、運營的效率化及考核高管們的KPI等等要求,這是否暗示著企業自身存在著某些方面的缺陷?這一點也值得我們的業內企業家們反思。
中國畜牧業協會牛業分會副秘書長張春雷曾鮮明地指出,中國牛業的發展已經迎來高速發展的變革時代,任何外行資本幻想著以輕資本去操控大產業、賺快錢的思路都是不可能實現的。他認為,想利用“中國肉牛產業熱度”實現高倍率杠桿作用,在資本市場完成暴利收割是不現實的。實業的基礎就是踏踏實實的去經營實業,夯實“基礎架構”建設。唯如此才能在務實的經營中獲取應得的利潤。
??? 4 ???
與“資本共舞”的現狀將長期存在
從伊賽牛肉到科爾沁牛業爭端的背后,看起來是資本問題,但深層次的原因恐怕還是暴露出企業自身的一些短板,從資本運作能力,到企業管理水平,似乎都應該給我們的企業所有者們以反思。中國畜牧業協會牛業分會秘書長劉強德表示,這些現象其實更多的是企業個例,和整個肉牛行業的經營大環境并無多大關系。
△圖片來源:網絡
有投資專家分析,企業和資本之間的博弈幾乎發生在每一家公司。本質上來說,企業經營和發展有兩個途徑,一個是通過改善內部管理提高資源優化配置增強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即產品經營;另一個是通過資本市場尋求重組和擴張,即資本運營。這是企業的發展和壯大都必然要經歷的基本過程,和哪個行業或哪家企業的個例并沒有直接關系。
而中國肉牛產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變革期,這樣的一個時期,對這些曾經的“豪強企業”來說是巨大的機遇,同時也面臨著巨大風險,只有扎實框架才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動權,而這個基礎框架要扎實扎牢,需要一步一個腳印的來。
張春雷認為,中國消費市場“鮮牛肉”的地位不可替代,這個穩固的巨大市場空間永遠不可能消失,傳統的肉牛企業要想生存下去,就必然要盡快完成“基礎構架”建設,才能掌握命運主動權。這也意味著和“資本共舞”的現狀還將長期存在下去,同時也要清楚資本也絕非洪水猛獸,借助資本力量夯實基礎架構,搶占市場制高點恐怕很長一段時間內還是會成為行業主流。
△圖片來源:網絡
而事實上,伴隨牛羊肉在國內個人食物消費中的比例步步攀升,行業發展前景可以說是被一致看好。同時,近兩年中國高端牛肉市場每年都以58%的速度擴容,國外品牌的獨占和壟斷格局已經被打破,市場前景非常可觀。國內牛肉生產企業憑借國內資源地的本土優勢、極具親和力的綜合性價比、多年累積的渠道和終端優勢等有利因素,成功突破國內高檔牛肉市場國外品牌獨大的局面,也正在引領國產高檔牛肉品牌邁入消費新紀元。
↓↓↓(點擊下方圖片查看展會詳情)↓↓↓
更多相關展會信息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冷凍食品傳媒(ldspcm)
30000+
三萬家凍品經銷商5000+
五千家凍品上下游企業10億+
交易額1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