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409:29
來源: 冷凍食品網 發布者:編輯最近,“如何看待輕食成為新風口”、“中式沙拉上線3個月銷量翻4倍”等有關“輕食”的話題沖上熱搜。
從2014年至今,中國輕食市場起起伏伏,有過紅火有過退潮。眼下,隨著又一波“新輕食”餐飲風興起,迭代升級的“輕食”市場大有爆發之勢,作為餐飲供應鏈的速凍食品企業是否也有機會參與?商機在哪里?
冷食傳媒記者 | 陳利娜
1
“輕食風”再流行,2.0時代來臨
主打“原料新鮮、健康理念”的輕食風,最早刮起于中國上海,2002年,一批主打沙拉、三明治等輕食的餐飲門店在上海鋪開,中國市場出現了最早的輕食品牌。
2014年,隨著健身行業興起,消費者“健康飲食”觀念明顯提升,以低卡、低糖、健康、減肥等為特色的輕食爆發,“米有沙拉”、“大開沙界”等輕食餐飲品牌相繼崛起,完成對市場的初步教育。
同時,資本也迅速擴張,據不完全統計,在2015-2018年,至少有10億資本涌入輕食賽道。
2018年后,第一批輕食品牌逐漸倒下,新的品牌不斷登場,有數據顯示,中國約78%的輕食相關企業新增于2018年后。
尤其后疫情時代,人們對“健康”越來越關注,以低熱量、低脂肪、搭配均衡為主要特點的輕食,再次成為人們青睞的對象。根據美團外賣《輕食消費大數據報告》,2022年國內輕食市場規模突破1000億元,5年內占到餐飲總收入的10%左右。
但“輕食1.0時代”,很多產品也給消費者留下了“口感差”“產品單一”的印象,很多輕食產品標榜的“減肥控卡”效果并不好。原因在于為了減少成本,很多產品只是打了“輕食”的概念,本質上性價比不高,“輕食像草一樣難吃”成了輕食圈心照不宣的秘密。
其實,作為餐飲的一種形態,“輕食”本身并不是指一種特定的食物,也不是指食材分量“輕”,食材烹飪方式“輕”,而是輕在“卡路里”,能讓食用者攝取營養的同時,吃的無負擔、無壓力、更健康。“輕食”概念體現的是人們對于食物健康、營養、低卡的追求,是對健康養生的重視。
有人說,放寬了講,只要是低糖、低鹽、低油的食物,都可以稱為“輕食”。不同于以往各種蔬菜的“大雜燴”,新式輕食食材更加豐富,制作方式更加多樣,可以涼拌、白灼、油燜等等。
類似輕食粥、蕎麥面、各種雜糧主食、魔芋涼粉……成了消費者的新選擇,從只吃草的初代“輕食”進化到升級版的2.0時代,“輕食”變得品類更豐富、口感更好。
2
從雞胸肉切入,“優形”的輕食之路
在專業人士看來,從食材上來說,考慮營養搭配的均衡性,并不是說一定要拒絕碳水,而是各方面都有的前提下,盡量減少熱量攝入,比如,同等條件下,寧要雜糧不要精面,寧要雞胸肉不要豬肉……
在速凍食品領域,滿足消費者對健康理念追求的產品越來越多,雜糧主食、蕎麥面、雞胸肉等,品類不斷延伸,且“口味”也在不斷創新。
中國烹飪協會會長楊柳表示,中餐的很多烹飪方式都比較適合制作輕食,想要減少油脂的攝入留住營養,輕食不一定非得要一大盤沙拉或者采用西式的做法。比如,周黑鴨推出的鴨腿飯,一份常規的盒飯,有菜有肉,但熱量還能保持不超過500kcal。
速凍食品領域做“輕食”產品的企業還不多,涉足最早也最成功的要數山東鳳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鳳祥股份”)旗下輕食品牌——優形。
“優形”從雞胸肉開始,通過產品矩陣重構來滿足細分人群需求,以“差異化”為營銷抓手,在雞胸肉還屬于健身人群專屬食物的時候,就打出了“即食雞胸肉”品類。
通過“輕卡”對標其他肉質零食,到2021年4月,實現了單品過億的成績。不僅如此,優形還將“低卡美味”變成標簽,對主力產品進行口味拓展,加入了烏龍肉桂等新口味,產品矩陣不僅有更mini的小Q雞胸肉,還有墨魚汁雞胸肉腸等。
“優形”品牌相關負責人介紹,僅2022年第一季度,優形就推出了雞胸肉薯片、優形“加個雞腿”、雞胸肉燕麥炒飯、低脂雞胸肉腸等多款產品,近幾年,“優形”線上線下渠道,都呈現了迅速增長態勢,線下覆蓋了超三萬家便利店、KA系統,讓雞胸肉產品迅速融入城市青年生活。
圍繞“年輕人”喜歡的東西做文章,力求品牌形象年輕,駕馭需求、引導消費,對于“輕食”產品,優形的戰略是繼續穩扎穩打做好雞胸肉產品,然后逐步從高端雞胸肉擴充到“低負擔”的肉制品健康食品,讓品質好物走向更多消費者。
該負責人認為,把每一款產品都標注詳實精準的熱量數據,并根據消費差異匹配不同選擇,未來的輕食一定會大受消費者歡迎,從低脂向大眾圈層飲食進階,新輕食行業將走向新高地。
3
定位“雜糧專家”,做更健康的主食
在秦皇島市在旗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在旗”)總經理張全利看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對飲食健康的關注,越來越多的雜糧主食會成為消費者的餐桌新寵,蕎麥、板栗、燕麥、薏米……這些雜糧都將成為“主食”的主要成分。
原本從一款“粘豆包”起家的在旗,在2019年意識到,如果企業沒有清晰的戰略定位,光靠產品質量這一條,很難在行業立足,看到國內三高人群跟人們消費雜糧越來越少有很大關系,在旗果斷明確了自己的定位——“雜糧專家”。
不僅如此,“在旗”還提出了更高的立意,既做雜糧主食,也追求“原味”文化,突出綠色加工。簡單來說就是去除在生產過程中的添加劑,“在旗”在業內首次提出了“零添加泡打粉”概念。
由于雜糧天然比較粗糙,想要解決“口感不好”的問題,就要讓口感變得更細膩,而這需要很高的技術及工藝支撐。
好在十多年的生產,“在旗”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加上技術革新,在保證雜糧營養、色澤、健康的同時,可以做到將口感最優化。
張全利說,“在旗”重新定位之后,雜糧主食銷量每年增長百分之百,“2019年投產的車間,去年做到了一個億,今年有望突破3個億”,不僅如此,在旗還將燕麥、苦蕎等一批雜糧作為原料來源,這些產品的開發,得到了追求健康人士的大力追捧。
張全利預計,未來三年,不僅油條、面條會加入雜糧,更多米面產品都會圍繞雜糧做文章。蓬勃發展的消費市場,會帶來巨大的需求,在速凍食品領域,不僅雜糧這條線,還有其他低卡低脂的產品會成為企業新的選擇。
30000+
三萬家凍品經銷商5000+
五千家凍品上下游企業10億+
交易額1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