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韓繼英還在做著她的糧油生意,因為閑暇時間包了一些水餃放在門市的冰箱里,由此引來了第一位顧客,并賣出第一份水餃。可沒想到,這一開始就再也停不下來了。
韓繼英自稱是完美主義的總經理,是嚴謹細致的采購員,是風雨無阻的業務員,同時也是鐵面無私的品管員。在她的帶領和推動下,菏澤雙陽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雙陽”)一路穩步發展,不僅成功打造了以餛飩、水餃為代表的億元大單品,更在業內收獲了好口碑。
2017-12-2814:32
來源: 冷凍食品網 發布者:編輯
12年前,韓繼英還在做著她的糧油生意,因為閑暇時間包了一些水餃放在門市的冰箱里,由此引來了第一位顧客,并賣出第一份水餃。可沒想到,這一開始就再也停不下來了。
韓繼英自稱是完美主義的總經理,是嚴謹細致的采購員,是風雨無阻的業務員,同時也是鐵面無私的品管員。在她的帶領和推動下,菏澤雙陽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雙陽”)一路穩步發展,不僅成功打造了以餛飩、水餃為代表的億元大單品,更在業內收獲了好口碑。
無心插柳,結緣速凍水餃
“老板娘,你這兒的水餃可以賣嗎?我想買一些回去吃,你按實際價格賣給我吧!”一位經常來店里買東西的熟客看到冰箱里放著的水餃,問韓繼英。
“那些都是我自己包來吃的,你想要的話就拿些回去吧!留個成本價就行。”韓繼英一邊招呼著客人,一邊回答道。
這是發生在上世紀90年代末的一幕場景。當時韓繼英在菏澤市街頭經營著一家糧油店,閑暇之余,她喜歡給家人包餃子吃,有時候包多了就存放在冰箱里。
沒想到第二天,這位顧客又來了。“老板娘,你包的水餃太好吃了,比超市里賣得還要好,還有嗎?我還要買!”一來二去,這位顧客竟然成了韓繼英的鐵粉,因為味道好,用料講究,慕名前來購買的人越來越多,韓繼英的手工水餃也因此吸引了第一批顧客。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來找韓繼英買水餃,單憑她一個人手工包制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需求。2004年,韓繼英萌生了建水餃廠的想法,家人也非常支持。
經過半年多的籌備,2005年3月,在菏澤市成武縣白浮圖鎮,韓繼英拿著從各處籌來的50萬元啟動資金,建立了菏澤雙陽食品有限公司。
盡管從速凍水餃的發展情況來看,當時的市場上,同類產品已經比較常見,山東本地的品牌也有很多,但韓繼英并沒有考慮這些。用她的話說:“沒有做過市場調研,也沒有競爭概念,唯一的初衷只是‘自己喜歡吃的、好的產品一定也有人買’。”正是抱著這種簡單樸素的想法,韓繼英踏上了創業之路,更讓人沒有想到的,正是這個簡單的想法,成了韓繼英后來在市場上成功的關鍵因素。
巧借農忙打開市場
創業之初,韓繼英就招聘了90多名工人,并建了三個急凍庫。然而萬事開頭難,由于缺乏行業經驗,她在第一個年頭走了不少彎路,其中最大的問題是有好產品但找不到銷路。
“工廠每天能生產二三百箱產品,但由于雙陽的價格和同類產品相比要高,而且沒有品牌知名度,所以在經銷商渠道接受度非常低。”韓繼英告訴記者,雙陽的產品定價完全是按照成本核算制定的,沒有參照市場上同類產品的價格,本著“品質第一”的原則,雙陽的價格要普遍高于競爭產品。在種種因素的制約下,雙陽食品當時只能在周邊銷售,每天只能消化掉幾十箱,銷量非常不樂觀。
無奈之下,韓繼英不得不把隊伍人數縮減到原來的一半,每天自己騎著三輪車,和兒子、侄子一起去跑市場。她把產品一箱箱鋪到終端,在終端獲得一定認可后,再讓他們去找縣城的代理商。通過這樣一點一滴的慢慢積累,銷售情況才逐漸有了好轉。
真正的轉機出現在一年后。按照當地的慣例,每年的八九月份正是農忙時節,家家戶戶都要趕著種大蒜,潛在的市場機會就在這里:因為種蒜對時間要求比較緊,這個時候蒜農們忙得竟抽不出時間和人手來準備飯菜,尤其是最重要的午飯,而速凍水餃恰恰能夠解決這個需求。
憑借著敏銳的市場嗅覺,在工廠投產之后的第二年,韓繼英牢牢抓住了這次機遇。2006年八九月份,當地迎來速凍水餃銷售旺季,市場上嚴重缺貨,這時雙陽水餃恰好能夠填補缺口。而且經過前一年的積累,經銷商已經知道應該到哪里進貨,銷售渠道逐漸暢通起來。
借著這樣的天時地利,韓繼英一舉打開了當地市場,產品也開始在周邊的幾個縣穩定銷售,建起了第一批經銷商。
視品質如生命,要求近乎偏執
如今看來,韓繼英覺得她之所以能夠抓住機遇,迅速打開市場,最核心的因素還在于產品品質。
“大家之所以認可我們,最看重的還是我們的產品質量。”作為一家剛起步的小公司,雙陽在資金、規模、客戶等方面均沒有優勢,要想在市場上占有一定份額,就必須在產品質量上下功夫,韓繼英對這一點認識深刻,管得也最嚴格。
創業的第一天起,從原材料的引進、加工到產品的檢驗、包裝,韓繼英都制定了一系列嚴格的管理制度——未經檢驗的原材料一律不準進廠,更不允許一件不合格的產品從工廠流出。在她的眼中,品質就像生命一樣重要,不容許有絲毫馬虎,“自己不能吃的東西堅決不能賣,一定要賣貨真價實的產品”。
海爾集團張瑞敏曾經有過“砸冰箱”的故事,韓繼英也做過類似的事情,這就是如今被雙陽寫進企業《員工手冊》中的“小刮板事件”。
2012年4月13日,雙陽公司員工在交接班時發現一塊塑料刮板不見了,按照規定,所有生產用品在交接時必須如數清點,不能有任何遺漏,生產人員就安排了幾個人去垃圾站找,結果沒有找到。由于擔心刮板可能被軋碎后混在了餃子餡里,韓繼英當機立斷,根據生產班次記錄掐算出了可能會存在疑似質量問題的水餃16噸,全部銷毀。看著剛生產出來的產品被一車一車拉去毀掉,那一刻,很多老員工都哭了。
韓繼英當然也心疼,但她知道產品質量更重要,這根弦一刻也不能松。而這件事也激勵著每一批新入職的員工,時刻要將產品品質放在首位。
不僅對內部生產要求嚴格,在對原材料的把控上,韓繼英同樣“不留情面”。與她接觸過的原料供應商都知道雙陽“事兒多”,把控嚴難講話,以至于雙陽的原材料采購價格一般要比其他企業的更高。
在山東當地與雙陽同時期創立的企業中,如今有好幾家由于產品質量問題,早已淹沒在市場洪流中。然而,雙陽這種對品質近乎偏執的追求,使得它依然堅挺如初,并且穩健發展。
不求速度,只要一生一世的朋友
韓繼英坦言,雙陽由于在產品價格上不具優勢,在品牌力上還不夠強,一直以來發展客戶都比較難,尤其在最初接觸階段進展非常緩慢。
“怎么辦呢?沒辦法,只有硬著頭皮扛下去。這是公司的基因決定的,公司基因就是以品質為核心,只相信物有所值,絕不會向眼前的利益讓步。”韓繼英告訴記者,在發展經銷商方面,雙陽需要的是一生一世的合作伙伴,而不是一生一次的江湖朋友,所以寧肯發展慢一點,只求穩扎穩打。
事實證明,她的堅持是對的。十多年經營的結果表明,一旦雙陽的產品在某塊土壤上扎根,基本上就不會再消失,而且每年的銷量呈遞增趨勢,這樣的結果在公司和經銷商看來都很滿意。“這是我們最希望看到的,就像雙陽名字的寓意:雙方都有利益,都很陽光快樂。”她解釋道。
更有意思的現象是,一旦某地的經銷商代理了雙陽的產品,他們所經營此類產品的量就會呈幾何式增長。有很多經銷商在沒有接觸雙陽的產品前,他在此類產品的銷量占比是非常小的,但將雙陽的產品當作主項來發展后,情況就會大為不同。
韓繼英認為,其一是市場的原因,速凍食品的占有量在不斷增加;其二也透露出雙陽的產品在當地消費者心目中的認可度。“這也是雙陽始終以產品品質為核心所帶來的結果,如果一味以競爭為導向,不斷降低價格,降低品質,是不會出現這個結果的。”她說道。
雙陽沒有以最快的速度打開市場,而是不斷以產品力來滲透市場,讓產品在合作伙伴中扎根。在韓繼英看來,這一思路最后也得到了印證,“你只有傻乎乎地干,堅持不懈地哪怕是有些愚鈍地走下去,最終市場會證明只有這條路才是捷徑”。
《冷凍食品》
30000+
三萬家凍品經銷商5000+
五千家凍品上下游企業10億+
交易額1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