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理上講,潮汕牛肉丸產業主要分布在粵東四市,即潮州、汕頭、揭陽、汕尾。
正如一位業內人士所評價,老字號遍地,作坊林立,但大品牌大企業卻很難說出一二。“潮汕有很多好東西,如魚丸、豬肉丸、香菇丸等,就牛肉丸這個單品來講,沒有哪個企業(的年銷售額)破億,過千萬已經算比較好的了。”
缺乏“牛”企的潮汕牛肉丸產業現狀具體怎樣?潮汕牛肉丸企業要走向全國,面臨哪些困難?該如何解決呢?
2017-12-2814:32
來源: 冷凍食品網 發布者:編輯從地理上講,潮汕牛肉丸產業主要分布在粵東四市,即潮州、汕頭、揭陽、汕尾。
正如一位業內人士所評價,老字號遍地,作坊林立,但大品牌大企業卻很難說出一二。“潮汕有很多好東西,如魚丸、豬肉丸、香菇丸等,就牛肉丸這個單品來講,沒有哪個企業(的年銷售額)破億,過千萬已經算比較好的了。”
缺乏“牛”企的潮汕牛肉丸產業現狀具體怎樣?潮汕牛肉丸企業要走向全國,面臨哪些困難?該如何解決呢?
01
工業化生產是傳統食品發展的方向
8月28日,首屆中國潮汕牛肉丸產業發展論壇在廣東揭陽召開。建立健全符合市場規律的行業指導標準,組織行業聯盟共同推動潮汕牛肉丸走向全國,成為與會代表關注的焦點。作為論壇的重頭戲之一,“中國潮汕牛肉丸20強”網絡評選在短短十天內,評選頁面訪問次數高達1828.3萬,總投票次數達到280多萬。
超高點擊量的背后,是潮氏、金奕興、多泰、李老二、真美、粵興、幸樂、老德頭、信澤等67家潮汕牛肉丸生產企業,高調進入全國冷凍食品從業者的視野。從某種程度上講,也意味著潮汕牛肉丸產業化的步伐正在加快。
“我們經常說潮汕牛肉丸沒有‘牛’企,其實不少企業憑借自身的努力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作為潮汕牛肉丸設備供應商,揭陽市揭東永仁食品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吳伊然顯然是有發言權的。
吳伊然舉例說:“金奕興是較早走出潮汕的企業之一,現在正在全國大面積推廣中;老德頭在電商領域的品牌知名度很高;李老二的銷量很大;還有深圳的四海魚蛋,每年供港的牛肉丸類產品就有幾千萬元的體量。”
至于潮汕牛肉丸對接資本,也早有先例。2016年4月21日,汕頭市潮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潮庭”)掛牌新三板,低調進入資本市場。潮庭董事長兼總經理陳志斌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主營產品潮汕牛肉丸業務占比超過60%。從這個意義上講,潮庭是真正的“牛肉丸”第一股。
潮庭上市時,中國食品飲料行業研究員朱丹蓬曾表示:宏觀方面,中國的冷凍食品每年都有25%以上的增長,市場前景廣闊;微觀方面,地方名優特色食品在走向標準化、品牌化的過程中,有很多上市的例子,包括此次潮庭上市,它們都代表了一個趨勢,也是傳統食品發展的方向。
據了解,正宗的潮汕牛肉丸采用的是當天現宰的新鮮牛肉,手工去筋膜,如果做傳統手打牛肉丸,還需手擠成丸。“手工牛肉丸只適合小批量生產,大批量的話,質量沒法保證。”粵興總經理丁偉忠說。
汕錦記董事長吉衛東也表示:“過去只能在冬天做,因為沒有低溫就沒有漿,低溫下做出來的牛肉丸才脆爽、清甜。現在,只有工廠才能創造這樣的低溫環境,并實現全年標準化生產。”
廣東真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真美食品”)原本是做休閑肉制品的,肉脯產品頗有名氣,自2014年開始對牛肉丸立項,如今已取得良好成績。“常溫牛肉丸容易出現異味等不良反應,速凍能延長產品的鮮度及保鮮期。突破即食牛肉丸的保質瓶頸,會讓潮汕牛肉丸走向更廣闊的新天地。”真美食品董事長莊沛銳說。
02
產業化的四大“絆腳石”
2013年3月14日,《中國食品報》曾刊登一篇題為《工業化生產也能做出地道潮汕牛肉丸》的文章,詳細講解了潮汕牛肉丸的傳統做法和工業化制法。其中,工業化制法所需的絞肉機、制冷打漿機、丸子成型機、自動化連續作業水槽、真空包裝機、螺旋速凍機、金屬探測儀等,與一般火鍋料企業所用的設備并無不同。
這篇文章的作者胡佳玉,現在是廣東八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八記食品”)研發經理,他在文中認為,工業化生產潮汕牛肉丸的時機已日漸成熟。然而,在此文刊發5年半之后的今天,不少潮汕牛肉丸從業者仍然覺得,產業化困難重重。
一是標準問題。盡管去年廣東省專門發布了《廣東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汕頭牛肉丸》,但不少生產企業表示,九成的牛肉含量標準對于工業化產品來講,執行難度太大。
二是技術問題。“從技術角度來講,(牛肉)含量超過90%的牛肉丸沒有彈性。”一位不愿具名的從業者說,“其實75%~85%的牛肉含量是最理想的。”
金奕興總經理李海生認為,許多潮汕牛肉丸企業都是從作坊發展來的,在工業化過程中仍存在技術瓶頸。“傳統作坊用的是鮮牛肉,一般在4小時內完成生產,因為肉是軟的,打出來的牛肉丸彈性很好,涼了打會發硬。鮮肉放四個小時,即便用同樣的工藝,也做不出同樣的效果。工業化生產會用凍肉作原料,解凍方法、解凍程度等都會影響品質,這一點在工藝上是個瓶頸。”
三是價格問題。“做潮汕牛肉丸,原材料是核心,出廠價每斤至少45元才有利潤。”李海生頗為無奈地說,這個價格的產品消費面很窄,連一些非常知名的火鍋企業都接受不了。
四是產品標準化問題。莊沛銳說:“潮汕牛肉丸的市場接受度確實很高,但目前生產這一品項的廠家、中央廚房、作坊三大主體的水平參差不齊,導致產品標準化程度過低。嚴格市場準入,通殺散裝和沒有SC標識的產品,只有更規范,才能提高產品的標準化水平,為后續推廣開路。”
03
電商渠道創佳績
有專家曾分析,大多數汕頭肉丸品牌不僅忽視巨大的外地市場空間,而且在某種程度上講觀念也相對滯后,尤其不注重形象包裝,即便在本地市場也難以打開局面,有的老字號長期處于小作坊自產自銷狀態,缺乏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也有不少從業者認為,潮汕牛肉丸最主要的供應渠道就是牛肉火鍋店,另一主渠道則是農貿市場,既傳統又單一。
在速凍食品眾多渠道中,要樹立品牌,產品賣得上高價,非商超渠道莫屬,這一做法適用于潮汕牛肉丸嗎?
海霸王(汕頭)食品有限公司(簡稱“海霸王”)是一家大型臺資食品企業。雖然設廠于汕頭,但潮汕牛肉丸并不是海霸王的主打產品。在海霸王營銷中心總經理謝文峰看來,隨著潮汕火鍋店的不斷拓展,全國消費者對這個產品有了一個很好的認知,消費需求肯定是驚人的,零售消費群體應該也很龐大。
“在目前的條件下,商超門檻太高,中小企業做比較吃力,而大企業又不一定有這個單品,只有潮汕企業才能做出真正地道的潮汕牛肉丸。”謝文峰建議,潮汕牛肉丸形象高端,完全可以走電商渠道。“只有高品質產品才能在電商平臺上持久銷售,產品附加值也撐得起各種費用。”
事實上,嘗試電商推廣的潮汕牛肉丸企業不在少數。在天貓搜索“潮汕牛肉丸”,銷量排在最前面的是“喜得佳”品牌,1000克重的牛肉丸+牛筋丸組合裝月銷11475筆,按其促銷價89元/包計算,月銷售額超過102萬元。
據胡佳玉介紹,早在2015年,八記食品在雙十二電商節活動中就創造了254萬元的銷售額,共計賣出30多噸潮汕牛肉丸。“純牛肉,而且是鮮牛肉作原料,主要銷往廣東和福建地區。其實消費者是很愿意為高品質買單的。”
莊沛銳也建議,潮汕牛肉丸企業應該積極打開網絡營銷渠道,利用便利的技術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
04
打造產業名片,還需團隊“作戰”
黃明(化名)做牛肉丸已經有20多年了。對于從小吃到大的潮汕牛肉丸,他充滿了自豪感:“95%的人吃了第一口潮汕牛肉丸后,就不想再吃其他肉丸了。”不過黃明也表示了擔憂——潮汕牛肉丸產業已經有做爛的趨勢,突出表現就是價格非常亂,“十塊錢以下的丸子也叫‘潮汕牛肉丸’”。
這一點,丁偉忠比較認同:“一些從業者為了牟利,往牛肉丸中大量添加其他肉類、非法食品添加劑等,以低價吸引消費者,生產出來的牛肉丸口感很差,也存在食品安全隱患,更影響了潮汕牛肉丸的形象。同時,劣質低價產品也誤導了大眾,破壞市場秩序。”
李海生負責的是金奕興外地市場的銷售業務。幾年來走南闖北,他與許多火鍋企業打過交道,發現大家對潮汕牛肉丸的價格非常敏感,主要原因在于將它與市場上常見的每噸五六千元的火鍋丸子作比較。“不說口感,單單原料成本都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這樣比價格有什么意義?”
莊沛銳也表示,將潮汕牛肉丸打造成一張產業名片,對業內所有正規企業都將大有裨益。“在堅持潮汕特色的基礎上,依據不同區域的不同口味需求延伸產品,更能體現出潮汕牛肉丸品項的廣泛性。”
“福州魚丸的名氣與日俱增,而潮汕牛肉丸卻依舊原地踏步。很多潮汕當地企業更看重的還是眼前利益,缺少長遠眼光和大局意識。”在一位不愿具名的企業負責人看來,潮汕地區的企業缺乏抱團精神,是導致這種市場亂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至于這張產業名片如何打造,丁偉忠、李海生、莊沛銳、黃明等人都建議,同行企業應強強聯合,依靠團隊的力量。在他們的期望中,第一步是潮汕牛肉丸企業成立產業聯盟,后續還將申請潮汕牛肉丸地理標志認證,限定產品的生產區域范圍,解決其他地區打著潮汕牛肉丸名號粗制濫造的問題。
“一旦潮汕牛肉丸地理標志成立,生產潮汕牛肉丸就必須接受質檢機構的監督管理。”丁偉忠滿懷希望地說,“企業既受到保護也接受監督,這將大大有利于潮汕牛肉丸產業的健康發展。”
《冷凍食品》雜志、
記者:劉圣蓉
30000+
三萬家凍品經銷商5000+
五千家凍品上下游企業10億+
交易額1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