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310:27
來源: 冷凍食品網 發布者:呂翠平供應鏈一詞,近兩年很熱,想必你多少有所耳聞。
日前,餐飲供應鏈頭部企業千味央廚,首度披露了IPO招股說明書,距離上市邁出了關鍵一步。
除了供應鏈“老手”千味央廚,三全、安井、惠發也已啟動這塊業務。
而供應鏈能力的強弱,最直觀的參照對象,則是其服務的終端客戶。千味央廚的客戶就涵蓋了國內外多家餐飲巨頭,肯德基、必勝客、海底撈、華萊士均在其列。
讓巨頭們青眼有加,供應鏈模式的優勢在哪兒?適合其他中小企業嗎?
?冷食傳媒記者 | 呂翠平
??? 1 ???
惠發、安井、三全試水供應鏈業務
其實,供應鏈在餐飲行業并不少見,最知名的要數海底撈帝國背后的供應商——蜀海(北京)供應鏈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海底撈的成功,離不開蜀海的支持。
前不久,惠發食品發布2019年年報,冷食君注意到,和往年相比,其營收中新增了一項供應鏈業務。
據惠發年報,供應鏈模式是指:
△惠發食品2019年年報截圖
具體來說,惠發在逐步推進全食材、全品類的餐飲食材供應鏈建設,為餐飲、團餐、校餐、軍供等終端消費者,提供一站式、全品類的食材供應鏈服務。目前已陸續落地了面向北京、諸城中小學的供應鏈校餐等項目,為公司持續發展打造了可以復制的樣板。
據了解,2019年,惠發先后設立了8家具備供應鏈業務能力的控股參股公司,布局華北、東北市場。該業務貢獻收入約6941萬元。
在惠發的子公司中,冷食君查到了一家名為山東惠發小廚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的企業,去年成功扭虧轉盈。資料顯示,該公司成立于2013年,截至2019年12月31日,總資產1,004.83萬元、凈資產499.05萬元,實現凈利潤28.43萬元。而截至2018年年底,該公司還虧損了68.34萬元。
從惠發對供應鏈業務的介紹中不難看出,這是一種類似定制化的服務:先了解終端客戶需求,根據這些需求,尋找原料自加工或找其他工廠貼牌,之后又售賣給客戶。
無獨有偶。安井2018年底推出的凍品先生,也采用了類似的模式。
△安井食品2018年年報截圖
安井提到的凍品先生,指的是廈門凍品先生科技有限公司。據企查查顯示,該公司成立于2019年5月13日,注冊資本3600萬元,安井是其股東之一,持股比例9.72%。
2019年年底,安井還與該公司簽訂了350.01萬元的銷售合同。
△圖片來源:網絡
此外,行業龍頭三全食品也在積極探索供應鏈業務。
2019年7月18日,三全食品成立食本鮮(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楊志。他曾經是三全鮮食項目的負責人,同時還是河南叁伊便利店連鎖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2020年2月24日,三全再次加碼供應鏈業務,其全資子公司——成都全益食品有限公司出資118.9357萬元,投資鍋圈供應鏈(上海)有限公司,占該公司8.13%的股權。
三全食品創始人陳澤民先生在參加2019鍋圈供應鏈供應商大會時表示,“未來,三全食品將與鍋圈圍繞供應鏈優化、新品研發、爆品打造和產品升級、倉儲物流、食品安全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希望鍋圈能成為‘世界火鍋食材最優供貨商’。”
惠發、安井、三全……食品生產企業紛紛試水供應鏈。
??? 2 ???
同樣打造供應鏈,模式各不同
盡管同樣發力供應鏈,但是三者在生產模式上卻各不相同。
具體來說,惠發是為餐飲、團餐、校餐、軍供等終端消費者,提供一站式、全品類的食材供應鏈服務。
安井則是通過參股廈門凍品先生科技有限公司,并成立凍品先生外協部,協調無錫華順、無錫安井食品有限公司、遼寧安井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甚至其他的企業,生產餐飲食材產品。
據知情人士透露,自今年起,凍品先生開始調整,針對的主要渠道從B端轉向C端,主要生產方便菜肴類產品。
△圖片來源:網絡
三全嘗試供應鏈的方式則是入股鍋圈,和鍋圈一起研發新品,同時還成立自己的供應鏈公司。盡管目前尚沒有什么動作,但因為食本鮮供應商公司和叁伊便利店的負責人為同一人,有業內人士預測,該供應鏈公司可能是為三全即將啟動的7-11便利店服務的,滿足其個性化產品需求。
??? 3 ???
并非所有企業都適合走供應鏈模式
幾家速凍食品上市公司不約而同試水供應鏈業務,背后原因何在?供應鏈企業能成為食品生產企業的轉型方向,優勢在哪兒?兩者有何區別?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食品生產企業和供應鏈企業最大的不同在于,后者品類更豐富,而前者品類有限。
其次,供應鏈企業的產品流轉鏈條更短,對市場反饋更快。
再次,供應鏈企業是輕資產運營模式,食品生產企業則是重資產運營模式。前者最考驗的是企業的運營管理水平,后者則更考驗企業的生產管理能力。
△圖片來源:網絡
河南好啦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謝旭東認為,供應鏈確實是這幾年的熱點,除了安井、惠發、三全外,鍋圈、九多肉多等品牌也在做供應鏈。他分析,這是企業思維方式轉變的結果:“食品生產企業是生產什么賣什么,是一種賣方思維;而供應鏈企業則是從市場需求出發,市場需要什么供應鏈定制什么,這是一種買方思維。”
此外,兩者的核心優勢也不一樣。食品生產企業的核心優勢在于生產管理能力,而供應鏈企業的核心優勢則在于資源整合能力和品牌影響力。
“從某個角度來說,食品生產企業側重于產品生產,供應鏈企業則側重于渠道的開發、管理。”謝旭東說。
盡管供應鏈看起來是一種更能滿足終端需求的模式,但并非所有企業都適合走供應鏈模式。“供應鏈企業十分考驗企業的資源整合能力、運營能力,以及品牌打造能力,這不是一般的小企業能完成的。”業內人士說。
此外,他分析,和食品生產企業相比,供應鏈企業還有另外一個弱點,那就是議價能力相對較弱。“生產企業和供應鏈企業的生產方式是不一樣的。生產企業通過采購原料,加工生產,然后賣出去。因為原料是大宗采購,所以有議價能力。但是,供應鏈企業有時候是來料加工,有時候是找其他工廠OEM。如果沒有強大的品牌做支撐,很難有議價能力,利潤空間也非常薄。”
互動
注:部分配圖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
30000+
三萬家凍品經銷商5000+
五千家凍品上下游企業10億+
交易額10億